【本報訊】慢阻肺病患者宜注意免受流感病毒及冠狀病毒入侵,以減少感染後令病情急性惡化。中文大學研究發現,令患者急性病發入院,除感染細菌外,還有五大病毒,包括甲型流感、冠狀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導致12%患者死亡,專家建議患者應注射流感疫苗。
本港有十分之一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主要為長者,呼吸困難是主要病徵,若急性感染會併發肺炎,甚至因而死亡。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許樹昌表示,以往只知道在37.8%慢阻肺病患者,因感染不同細菌而病發入院,最常是流感嗜血桿菌,其次是綠膿桿菌及肺炎鏈球菌,若併發肺炎死亡率高達13%至14%,若沒有患肺炎死亡率約10%。
應注射流感疫苗
但過去並無有關患者惹上病毒的研究,該系於是在04年5月至05年4月,收集196名急性病發入院的慢阻肺病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分析他們除感染細菌外,是否有感染其他病毒。
研究發現,患者最常感染的病毒,依次為甲型流感(7.3%)、冠狀病毒OC43型(4.6%)、鼻病毒(3.1%)、乙型流感病毒(2.7%)及呼吸道合胞病毒(2.3%)。病人的死亡率為12%,較感染細菌略低。許樹昌表示,參與研究的長者,有一半沒有注射預防流感疫苗,故建議長者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