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瑞琼報道】屯門醫院接連出現兩宗懷疑刮宮手術失誤事故。年輕的蔡氏夫婦渴望生兒育女,蔡太兩年內卻兩番經歷小產之痛,蔡太在屯門醫院進行刮宮手術取走死胎時,子宮竟被刮穿,更傷及小腸,要切除四分一小腸,院方在手術期間卻沒有通知其家人,更多番迴避未有及早解釋事件。病人懷疑涉及人為疏忽,更擔心子宮受損而無法圓其生兒育女之夢。病人組織質疑醫生資歷不足,令醫療事故頻生。
丈夫呆等五小時不知情
結婚五年的蔡氏夫婦渴望有個小孩,去年蔡太懷孕八周時不幸小產,今年再度懷孕,但懷孕八周時證實胎兒心跳停頓,於是9月6日在屯門醫院進行刮宮手術,取出死胎。但手術後除了死胎,她更失去了四分一條小腸。
蔡太哭訴,手術後醫生曾拍醒她,向她講解手術期間出現「併發症」,子宮被刺穿,部份小腸被夾,需「開肚」搶救,但她當時麻醉藥的藥力仍未散退,未能理解醫生的說話,在病房另一處等候了五個小時的丈夫卻全不知情,要她親口覆述慘痛經歷。
夫婦倆對事件一知半解,不明為何子宮會無故被刺穿,故要由負責手術的醫生解釋,但只獲回覆「我哋會安排」。直至9月11日,蔡太才獲安排與主診醫生、部門主管、服務總監及病人聯絡主任會面。當時蔡太要求將對話錄音,院方四人要在房外商討近15分鐘才同意,又說「如果要錄音,我哋有啲嘢係唔會講」。席間有醫生表明手術程序正確,承諾會調查刮穿子宮原因,又指蔡太日後的吸收營養及生育能力或會受影響,但實際的影響程度仍有待評估。
蔡太認為當中涉及人為錯誤,不滿醫院多番迴避,蔡先生憤怒地表示:「點解有啲嘢係錄音唔講得,咁樣令人覺得係佢哋做錯咗,要夾好口供先見我哋。」他指,院方多次強調病人手術前已簽署同意書,明白當中的風險,最嚴重可致死亡,似在暗示病人須為手術失誤負上責任。
蔡太9月13日出院,但手術陰霾仍未散去,需看心理醫生及中醫。她最擔心後遺症會減低懷孕機會:「我哋都好想要BB,但醫生話傷口有可能黏住輸卵管,要試過先知有冇影響,就算有咗,都要開刀生。」
屯門醫院醫生刮穿病人子宮非個別事件,一名朱女士8月25日接受刮宮手術期間,子宮破損,需進行腹腔鏡手術。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表示,有關事故一再發生,反映醫療服務質素日趨下降,擔心類似事件會無日無之,院方應徹查手術出錯原因,盡快向病人交代
院方稱已解釋手術過程
屯門醫院發言人回應,手術後外科醫生及婦產科醫生已個別與病人及家屬詳細講解手術過程,並於9月11日由服務總監及部門主管向蔡太及家人交代事件,就手術出現併發症向對方致歉及安排心理學家與病人會面。發言人表示,醫生建議蔡太再次懷孕時可考慮剖腹分娩,以減低分娩時對該傷口帶來的壓力。
對於接連發生刮宮手術失誤,發言人強調兩宗個案非同一位醫生進行,該院平均每年進行500次刮宮手術,當中少於1%涉及子宮被刺穿,符合國際標準。
蔡太刮宮手術失誤事件簿
03/9:發現胎兒心跳停頓,入屯門醫院
06/9:進行刮宮手術,過程中子宮被刺穿及小腸受損,需開肚切除四分一小腸及修補子宮;其夫在病房等候多時,向護士查詢無結果
07/9:蔡太要求醫生講解手術過程
08/9:主診醫生巡房時未有主動接觸蔡太
09/9:要求醫生講解手術過程不果
10/9:再次要求醫生講解手術過程,仍遭拒絕
11/9:院方終於安排蔡太與主診醫生、部門主管、服務總監及病人聯絡主任會面,並向蔡太及其家人致歉
13/9:出院
資料來源:蔡氏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