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投資秘訣 濕腳感受市勢

曹仁超投資秘訣 濕腳感受市勢

人稱「曹Sir」的專欄作家曹仁超,縱橫財經界近40年,多年來投資,輸過贏過,領悟出賺錢竅門是買趨勢、不投機,他深信:「任何市況總有投資機會,如何捕捉,在乎你有冇做足功課,同埋夠唔夠醒目,唔好埋怨市太貴冇好嘢買,或是跌市累你損手。」

港股連升4年,升至歷史高位,很多散戶嫌市貴冇股可買,曹仁超說:「有些廿多歲後生仔認為香港女仔要求高,所以娶唔到老婆,香港地過百萬個女仔任你揀,識唔到只怪自己競爭力同水平唔夠。」
同樣道理,認為冇股可買的人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冇做功課;二是愚蠢。
「止賺唔止蝕,溝落唔溝上。」曹氏一語道破散戶輸錢通病,他指出,一個大升或大跌的趨勢往往需要一段長時間形成,但很多投資者在賺得兩三成盈利後便止賺,錯過其後升幅;下跌時則越跌越溝,結果越蝕越多。他認為,投資者應該反其道而行,抱「止蝕唔止賺,溝上唔溝落」心態,越賺越買,遇蝕即收手。
港股屢創新高,不少較保守的散戶恐泡沫爆破,股災出現而暫停入市,曹仁超說,任何市況都有入市機會,關鍵在於能否把握大趨勢,「98年金融風暴期間,利豐(494)同德昌電機(179)等外向型股份可以照升;科網股爆後,資源類股份可繼續有好表現。」他說,投資單靠技術分析,就如千度近視的人失去眼鏡,只能看到眼前事物,錯過賺大錢機會。

投資方法
小試建築業高增值工業

曹仁超00年看好黃金走勢,逐少買入金幣,當時他在專欄中就曾建議「一日一幣」,先以小注證明自己眼光,01年確認黃金走勢,才大注買入1000両金,結果為他帶來300多萬元利潤。他說,把握投資趨勢的方法是「KeepYourFeetWet」(濕腳去感受),當年逐少買入金幣目的就是令自己留意黃金價格,他說:「冇人眼光每次準確,投資唔代表不能輸,小注親身去感受,睇啱就去,睇錯輸極有限。」
至於最新的「感受」是尋找止跌回升,或有抬頭機會的行業,前者有建築業,後者則是內地高增值工業,他再以慣用方法,小注持有,若確認觀點正確,明年將大手吸納。他說,「建築業沉寂十多年,若西九文娛項目落實上馬,是行業翻身機會,值博率高。另外,隨着原材料價格及內地工資上升,估計紡織、玩具等低增值工業將由中國遷移到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國家,讓出空間發展高增值工業,這情況極有可能發生,台灣、日本及韓國過去同樣是這發展模式。」

投資部署
估計港股明年見頂

曹仁超認為,恒指市盈率19倍,港股逐漸變得昂貴,大市有機會明年見頂,因此投資部署已轉趨保守,只保持三成資產投資股票。
他說,群眾一窩蜂時最易做錯決定,中石油(857)在畢菲特沽售後越升越有,散戶繼續追捧,這時應該自問:「自己的眼光是否比畢菲特好?」他說,畢菲特是價值投資者,他沽貨意味已離見頂不遠。不過他認為自97年紅籌、國企陸續來港上市後,港股已變得複雜,不能純用一套牛熊理論作投資策略,任何市況都應該搵到投資機會,所以繼續維持三成股票比重。
現時他的股票組合以中資股為主,包括內地銀行股、保險及地產股。他相信,奧運效應高峯期明年出現,內地股短期仲有得升,現正等待「食糊」機會。
除了股票,曹氏視外幣為穩健投資,過去幾年一直持有英鎊、澳元等外幣,「美元自2000年起開始轉弱,但現時尚未見底,但開始尋底;相反外幣升勢未見頂,但開始搵頂。」估計下半年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降至4.25至4.5厘水平,美元弱勢就會見底,將是重投美元的時機。

曹仁超簡歷

‧原名曹志明,現為《信報》董事及專欄作家
‧1967年投身社會,首份工是紡織公司練習生
‧1968年轉行投身證券行業
‧曾任職《明報》資料室,1973年與林山木創辦《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