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公關技巧甚差,尤其是不時擺明車馬寸周邊人,更容易出現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誤會。
剛剛帶隊參觀六福(590)的生產設施,在附設的講座中,提出六福的價值,主要在於品牌上和對手間的差異化,是實話實說,但對在場負責生產管理的主管而言,是帶點不敬。絕對看得出人家的努力以及專業,而且市場推廣更叻,也要生產上的把關,否則只會有一時的收穫,而不會長久,基層工夫同樣重要。看輕實幹,是股市大旺下一個現象,老實說做金融的大半是社會寄生蟲,只懂財技,不事生產,理應是謙卑而不是高傲。失言之後的反省,是此行其中一個收穫。
帶團參觀以至教書等兼職,根本不能賺大錢,最大的好處,是增加私人的接觸,以及強迫自己去思考。以今次為例,其中一個討論焦點,是六福在國內採用特許加盟的形式,而不是自營,這一點自己以前也頗介意。忽然開竅,如果間間自營,要開300家分店的話,先不計管理上的壓力,單是每家分店要擺陣的要求,存貨至少要加十幾億元,以此刻實力而言,是太高的水平,所以用目前模式去搶灘打品牌知名度,根本是最理智的做法,挑剔只是以前蠢。
特許經營減存貨壓力
另一個體會,是生意會忽然騰飛的特性。六福在10年前已進軍國內,頭幾年如蝸牛寸進,這一兩年間增長則相當驚人。生意通常有一段時間要摸索,在這段日子是要有耐性,但當找對了正確的方程式,收成期的回報增長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快,這一點在甚多公司上都可以見得到。而這個信念,亦是自己一個推動力,否則一早已放棄正職,幫自己炒算數。幫自己炒就正正式式是一條寄生蟲的生活,雖然應該也是生活無憂,但當事業騰飛,無論滿足感和回報,都不可以相提並論。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