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大額投資 軍政府財源滾滾

外企大額投資 軍政府財源滾滾

緬甸軍政府武力鎮壓「袈裟革命」,國際社會齊聲譴責,更着力批評中國和印度的投資,資助了軍政府。但是,除了中印,美國、法國、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企業,都經濟掛帥,民主人權免談,讓軍政府財源滾滾,保住了軍政府的生命線。
國際社會近日都在批評中印兩國染指緬甸油田和寶石礦,助紂為虐。但除了中印,很多國家的企業都替軍政府提供了滾滾財源。「所收利益都流入軍政府口袋。這些公司企業根本懶理人權及仰光發生了甚麼事。區內親民主的「另類東盟緬甸網絡」聯絡人史杜克德說。

美法公司擁天然氣計劃股權

在美國、歐盟、法國都響起制裁緬甸軍政府的呼聲時,國際企業仍然經濟掛帥,是軍政府的財脈。單說將天然氣由安達曼海運送至泰國電廠的Yadana計劃,美國能源公司Chevron有28%股權,法國石油公司Total有31%。
至於在其他石油項目,中石油、日本石油、南韓大宇(Daewoo)國際、大馬國營Petronas和印度兩大石油公司,都爭奪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開採合約。
這些企業是否會制裁軍政府?日本石油公司發言人說:「我們將政局和能源事業分開來談。」南韓大宇發言人則說:「如果南韓決定制裁,我們自有方案。」
緬甸天然資源豐富,石油和天然氣以外,還有林木、寶石等。中國和泰國是緬甸寶石大買家,更有不少礦石場的開採權。但兩國以外,緬甸紅寶石聞名於世,每年向全球輸出總值1.49億英鎊(約23億港元)紅寶石,不少落入英國名店的飾物櫃裏,但這些名店只管說相信自己的紅寶石來源合法。英國首相白高敦正考慮禁止緬甸紅寶石輸入。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