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場包含不同程序、包括不同團體及人士的初選後,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成功贏得泛民主派政團的支持,成為泛民主派的代表,參與十二月二日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陳太在初選中勝出絕不令人意外,因為不管從人氣、聲望、能力、經驗來看,陳太都比她的對手優勝。重要的是,陳太並沒有倚恃她的超強人氣、人脈而輕視程序,陳太並沒有倚仗她的經驗及勝算而漠視確當程序,她在宣佈有意出選後便老老實實的按泛民主派的要求參與初選,爭取支持,並在昨天成功勝出。
這種尊重確當程序、尊重公平公開程序的精神,比成立群星拱照般的參選委員會推薦自己好得多,有力得多。
陳太勝出泛民主派的初選只是今次立法會補選的第一關,甚至可以說是較容易的一關,真正的考驗是跟得到當權派、當權政黨全力支持的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的角逐。要知道葉太處心積慮要透過選舉重返政壇,重返權力圈子,她的決心及苦心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葉太顯然得到親中力量的全力支持,顯然得到跟特區政府關係密切的政黨及人士支持,她的政治能量、政治資源肯定非常充沛,比泛民主派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陳太若想克服政治資源上的劣勢,陳太若希望勝出補選,她實在有必要加倍努力進行競選活動。
除了積極競選,積極拉票外,陳太及泛民主派更應該盡力透過今次選舉推動盡快落實雙普選、更應該盡力把選戰變成爭取二○一二年雙普選的平台。
正如我們一再強調,今次補選正碰上政府諮詢的關鍵時刻,正碰上決定未來政策發展方向及步伐的關鍵時刻;若果只把補選當成議席之爭,當成一般的選舉,市民將會錯失一個認真討論辯論的機會,市民將會被政改綠皮書的迷宮弄的暈頭轉向,難以凝聚共識,難以明確表態。但若果陳太及泛民主派能清晰的把今次補選變成爭取二○一二雙普選、爭取清晰普選時間表的「公投」,市民便可以集中討論政制發展的問題,便可以集中就政改步伐及時間表發表意見,最終更可以透過票箱把他們的意願清楚表達。這實在遠比政府或其他機構、團體做民調有力得多,有效得多。
此外,今次補選產生的立法會議員任期只有八、九個月。不管陳太的經驗有多豐富,能力有多強,她也不可能在短短八、九個月時間內改寫很多不同範圍的法例或政策,她只能在個別或少數問題上發揮影響力。既然是這樣,她當然該把工作焦點、選舉焦點放在少數甚至單一議題上,放在全力爭取二○一二雙普選或普選時間表上。
更何況香港市民等待充份的普選權利,等待全面的民主制度已經等的太久了,已經等了很長的日子;陳方安生女士顯然是看到市民的訴求、顯然是感到市民對民主的渴求才毅然從幕後走到台前,積極的為民主發聲,積極的為雙普選打拼。今次補選,正正是為市民爭取全面民主權利的好機會,正正是為市民取回選舉特首、選舉六十位立法會議員選票的契機,陳太怎能不好好把握呢?陳太及泛民主派怎能不好好努力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