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成說,升旗手每一個動作都要準確,而選擇升旗手,主要着眼隊伍整體身形配合。圖為他在警察學院示範升旗。
撰文:冼麗婷
攝影:黃冠華
我在香港警隊裏其中一個職責是擔任升旗手。2003年的7.1回歸及10.1國慶;2007年的7.1回歸以及今天10.1國慶,我都站在灣仔金紫荊廣場捧着中國國旗當旗手。凝聚在44秒的升旗壓力,時間、動作與國歌的絕對配合,那是一項需要高度準確的任務,不是一場表演。
……………………………
以維多利亞港作背景的旗台上,旗手面朝北方海港。右邊是國旗左邊是區旗,兩名升旗手,兩名持旗手,10名護旗手,全神貫注,當指揮官發出命令,國歌奏起,同袍一下一下拉動國旗的繩子,旗幟升至我1.77米身高過後,我右手把國旗一揚,天若是吹南風,紅色五星旗就會順利隨風飄蕩;天若是要吹西南風,國旗翻飛打在旗手臉上,感覺就如被人摑了一巴掌。
旗手第19次扯動繩子,中國國旗在早上8時正升上旗杆頂部,44秒升旗過程,時間短促,分秒有序,不論發生甚麼事情,旗手的表情與精神都在控制之內、平衡之中。沒有表情的臉孔是一種控制,把過份自信與沒有自信拉到中間點是平衡,如此,升旗手履行任務,就不會因為純熟而掉以輕心,也不會因為疏於練習而怯場失準。
不論是每天的升旗禮,或是特別慶典裏的升旗禮,國旗莊嚴,焦點絕不在升旗手。現時警察學院共有24名警務人員及其他學員輪流負責金紫荊廣場每天的升旗、降旗儀式。
……………………………
我也曾經到過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儀式,在合共約100人的隊伍中,只有一名解放軍站在旗台上,他按動電掣後,國旗沿着高高的旗杆上升,播放兩次國歌合共88秒,國旗升至頂部,足足是香港升旗時間的兩倍。
97回歸以前,所有警署及港督府都有懸掛「米字旗」,當時,但凡有英國旗的地方,每天早晚升旗降旗,都屬於英軍的任務。那段在中國人土地升起英國國旗的日子,我沒有所謂受殖民者的感覺。雖然以往很少到國內旅遊,回歸十周年,我看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過往與現在都不曾含糊。
……………………………
22年警察生涯,去年進入警察學院當教官以前,我曾駐守不同警區。在街上巡邏,應付突發罪案,沒有升旗禮的預演。92年大角嘴一宗嚴重持械劫案,警匪槍戰,我與悍匪短兵相接,對方搶去同袍佩槍,隨即向我連轟數發,我閃身小巴之後,不等半秒,冷血之徒的手榴彈已經在3米外墮地,爆炸衝力,把我彈開數尺以外……。幸運地,那次槍戰我僅受輕傷。
接近危險是警察的工作之一,這一種壓力,突如其來,環境與人物都不在控制之內,跟升旗儀式預知的44秒壓力,絕對不能互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