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區議會及城規會已接納啓德明渠的覆蓋工程,但啓德發展民間聯席聯同長春社昨日在摩士一號公園對出,舉行啓德明渠命名為啓德河的活動,要求政府放棄將明渠覆蓋的計劃。
水道文化帶動商機
啓德發展民間聯席牽頭人、立法會議員陳婉嫻認為,雖然政府決定不會將明渠下游覆蓋,但仍會將上游覆蓋。她指現時上游的水質已改善,也有不少人士垂釣,政府應善用資源,把啓德明渠變為人工河,發展水道文化,帶動鄰近區域的商業活動。
黃大仙區議會上月已通過政府進行啓德明渠覆蓋工程,預料政府明年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預計工程由2010年開始,於2014年竣工。不過,啓德發展民間聯席昨日建議,當局可效法南韓首爾清溪川的設計,利用河道的地理及環境優勢,將整條啓德河改造成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水道。
陳婉嫻指:「當時啓德機場有建築高度限制,所以一直無屏風效應。但係如果我哋唔繼續爭取保育,政府就會任由地產商在啓德附近一帶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