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飯外 - 高慧然

功夫在飯外 - 高慧然

朋友時常懷念舅媽的蛋炒飯,「材料很簡單,只是冷飯和雞蛋,調味料下在蛋液中,再加上一點點切碎的葱花,充份攪拌。」
做法也簡單:把冷飯炒透炒香,然後熄火,這才把蛋液倒下去,跟炒香的飯粒拌至均勻。這樣做出來的蛋炒飯,每一粒飯都被蛋液包住,飯的熱力剛把蛋液催熟,使它保持嫩滑的口感。
材料愈簡單愈見真章,功夫全在飯外。
我本人吃過最好的炒飯卻是祖母的醬油炒飯,材料只是醬油和冷飯,別無其他。炒出來的飯黑亮黑亮的,一粒粒米飯晶瑩如魚子。祖母去世後,我再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炒飯。自己試了幾次都失敗了,不是色澤不夠鮮亮,就是口感不夠豐富。終於心灰意淡。
兩年前,無意中發現一間老舊的印尼餐館,那兒的印尼炒飯頗有祖母醬油炒飯的神髓:飯粒分明,黑亮飽滿,入口有煙韌的質感,唯一的問題是交通不便。以前有私家車還好,棄車後久未曾幫襯了。
這天,我下決心炒一碟好吃的醬油炒飯,我猜秘訣在於調料。所以選用黑豆製作的壺底油,起鑊,油滾後快炒冰糖,再加入壺底油,調料做好了。炒冰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鹹中透甜,而且是為了讓炒出來的飯有一層閃爍的黑亮的光澤。再起鑊炒飯,把自製調料倒進去,炒勻上桌。味道?不知道,我洗完手出來,一碟炒飯已經見底,被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