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元資金成本高企的環境下,本港銀行仍跟隨美國聯儲局減息25點子,雖然這次港息的減幅,比美息的減幅小,但重要的是減息周期已經開始,並可能會持續至2008年。利率下降而通脹升溫,表示實質利率有下跌空間,相信會帶動資產價格進一步上揚。
美國上周公佈的房屋和耐用品定單數據均下跌,但美國核心通脹溫和,令聯儲局可暫時放下對抗通脹的憂慮,一心一意利用減息刺激經濟。我們預期,年底前聯儲局會再減息25基點,不排除明年再減,屆時本港也有很大機會跟隨。由於聯繫滙率的關係,港美兩地的利息基本上是走向同一方向,即是說未來數月本港仍有減息空間,問題只是時間是早與遲,減幅是多與少。
如果海外信貸巿場回穩,本港銀行同業拆息日漸回落的話,我們預期本港最優惠利率在2008年年初,會由現時的7.5厘至7.75厘,調低到7厘至7.25厘,顯示本港有半厘的減息空間。港元利息下跌,不但反映在名義利率上,物價通脹穩步上升,也令實質利率下跌。以7.5厘的名義最優惠利率計算,扣除2.7%的通脹率(註:通脹率2.7%是扣除了政府減免差餉和削減公屋租金的影響),實質借貸利率只有4.8厘。
負利率刺激投資欲
借貸利率下跌的同時,存款利率也會相應下跌。現時港元存款約為2.25厘至2.5厘,但8月份零售物價卻上升了3.2%,所以巿民已經承受着負實質利率的影響。如果美國繼續減息,2008年初本港的存款利率有機會降至1.75厘至2厘水平。存戶為了保障存款和資產購買力,會增加他們的投資意欲,財富效應進一步刺激本地消費能力。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今年首7個月,普通住宅單位的樓價上升8.2%,豪華住宅物業樓價上升9.8%。現時樓宇按揭利率正處於下降趨勢,新造按揭息率普遍是最優惠利減3厘以上,即時說,按揭利率已降至4.5厘(見附圖)。扣除通脹的實質按揭利率只有1.8%,港息向下和通脹升溫,令新造按揭的實質利率有機會降至貼近零,利好物業巿場。
股滙基金各有可取
雖然實質存款利率下跌和美元貶值,但是要為資產增值和增加利息收入的途徑也不少,短線流動資金方面,可以考慮分散貨幣存款的種類,除日圓和瑞士法郎外,普遍外幣定期存款和高息掛鈎存款的利率也會較港元為高。當美元弱勢時,外幣升值可以抵銷部份港元下跌的負面影響,穩健型投資者可以考慮防守性較強的歐元和英鎊,進取型投資者可以考慮高息但波幅較大的澳元和紐元。
另外,存戶可以考慮股票和基金作為中長線投資。在過往14次減息周期中,環球主要股巿在當中12次均能於減息後一年後錄得正回報,平均回報率達18.4%。雖然美國經濟放緩,但預料在新興巿場和亞洲經濟增長的帶動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只有約25%,投資的資產增值回報仍應較存款為高。
張敏華 高級投資策略師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