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杭州 - 鄧達智

因為杭州 - 鄧達智

因為杭州,沖一壺購自文化博物館內設茶吃「文博店」的極品茉莉龍珠(從來失覺文博館有這樣一所精緻好地方;茶,吃與空間頗值一試)伴陪早餐……八月十五之後,早餐下午茶全皆月餅,不然藏在冰箱木乃伊至三百六十五天後另一起中秋才醒覺送到垃圾站。
中秋夜沒吃幾片月餅,晚飯滿得撐爆了肚皮,一個多小時後賞月拜神又來一頓芋仔菱角水果,如何再塞月餅?
極品茉莉龍珠配……眼前小山一樣朋友商戶送來各式各樣月餅,雖然已分贈親友老人仍餘自己精選,最當眼是盒子最小卻最精美,由玳寧代轉廚皇教父鍾錦師傅首創東海六黃白蓮蓉月。那麼大的一個月餅如何消化?正愁,切開細試,唔!不俗,味香甜啖入口不滯伴茶最宜,明年應早訂。
到杭州及上海之前,問賜官回來《講東講西》雜耍啥項目?「唔……閣下去杭州,回來就講杭州……」
好嘢!以為輕鬆,誰知主持人之一文潔華老遠跑去南美洲遊巴西,問周圍朋友,原來最熟杭州除了曹眾便是在下。曹小姐中秋國慶前後幾單大大單節目為中央電視台出鏡任主持,家下在浙江,山東還是北京,未知,如何飛回來作嘉賓?
冇法,想必然賜官共我兩隻眼望兩隻眼撐枱腳。杭州,我是相熟的,二十年前首次接觸,中間多次再遊,年前更與當地企業合作,數年間往返不下二十次,從後文革睡眼惺忪至今虎虎生威,中間過程自己總算是個路過見證人,去年為無綫拍攝杭州旅遊特輯,因熟讀內容助長對當地前世今生增加多一層認知;不過《講東講西》的忠實聽眾水平不差,Phone-in問題亦常刁鑽,從書架上張羅幾本不同時期有關杭州的旅遊書籍,又從雜誌架上挑出《中國旅遊》、《中國國家地理》,從華夏人文地理轉成今天的人文地理……都未夠,蘇杭天堂當然不止地理風景,重要是它的人文;曹聚仁《湖上雜憶》,郁達夫《釣台的春畫》,豐子愷《緣緣堂隨筆》,《卞之琳詩集》,胡雪嚴故居與胡慶餘堂影集……他們文中如非奉上頗多杭州感想,亦少不免江南故鄉引發詩文的回憶,例如浙江海寧徐志摩寫康橋,這橋字與他故鄉縱橫河道上一彎一彎都是橋的情景可不會有關連?江蘇海門卞之琳寫《斷章》,站在橋上看風景,那風景中的橋從江南故鄉印入心中帶同天涯與詩情去了,所以他的橋與別人的橋大有不同。因為杭州,滿枱書刊,茶未盡,六黃蓮蓉月已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