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在新興市場尋新機遇

暢談富論:在新興市場尋新機遇

由於投資者普遍憂慮金融機構受美國次按危機的影響,導致環球股市在七八月間大幅波動。雖然新興市場企業於次按貸款的投資不多,但在人心惶惶的氣氛下,新興股票於這場風暴中亦無法置身事外。幸而在多國央行注資扶持之下,金融市場逐漸回穩,這與今年二月及去年五月的市況非常類似,市場大幅調整之後又重回上升軌道,結果再次證明市場恐慌下跌之際,正是入貨的最佳時機。
不少投資者擔心,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會否重現,但我們認為機會不大,主要原因是現時的跌市與97至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截然不同。目前,亞洲國家及大部份新興市場已作好準備,不少國家放棄使用聯繫滙率、減少短期債務,以及累積更多經常賬盈餘和外滙儲備,以抵禦經濟放緩或其他環球問題。

小型公司有潛力

事實上,大部份新興市場現正受惠於多項基本因素變動,包括經濟增長轉強、通脹及利率相對偏低、執行有效的財務及貨幣政策、政治環境穩定、企業管治改善、透過撤銷補助和減少貿易阻礙提升競爭力,以及勞動人口較為年輕和接受培訓,有助提升生產力和消費力。
新興市場基本因素轉強的同時,投資者大可擴闊投資視野,在未完全開拓的領域中尋找新機遇。新興市場小型公司便是其中一個極具投資潛力的例子,一般而言,新興市場小型公司可泛指市值在10億美元以下的公司,概括而言,其有待發掘的投資價值包括:
(1)新興市場小型公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與環球股市相關性較低,可有效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
(2)新興市場小型公司的研究覆蓋比率偏低,一般大約有31%的小型公司股份沒有任何分析員覆蓋,比率遠高於整體新興市場的8%(資料來源:美林於2007年6月1日研究報告),所以市場仍有許多具有實力但未被發掘的明日之星。
(3)企業盈利高速增長,預期新興市場小型公司於2008年的盈利增長高達30%(資料來源:美林於2007年6月1日研究報告),可望為有關股價提供有力的支持。
(4)潛在投資回報吸引。截至2007年8月31日,美林新興市場小型公司指數過去3年累積總回報為312%,MSCI新興市場指數過去3年累積總回報為164%。

急跌正是入市時

無人可以絕對準確預測市場走勢,市場可能隨時暴升或暴跌,但長線而言,跌市的時間較升市短,整體跌幅亦較升幅輕微。面對突如其來的跌市,投資者毋須感到驚慌,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當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時,往往便是以吸引價格趁低吸納股份的最佳時機。展望未來,我們認為維持長線的環球多元化部署仍然是最佳的策略;而精選擁有優秀的管理團隊,並以實質價值的折讓價出售的公司,則可提供最佳的保障。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