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長通宵候召 難兼顧家庭<br>女醫生盼改駐診形式

工時長通宵候召 難兼顧家庭
女醫生盼改駐診形式

【本報訊】本港女醫生數目近年持續上升,工作時間長令她們難以兼顧家庭。有調查顯示,七成受訪醫生認為工時長使他們沒足夠時間陪伴家人,九成人贊成採用彈性上班時間或以兼職形式受僱。有醫生團體表示,女醫生比男醫生需要更多時間兼顧家庭,建議醫管局容許他們轉為兼職受僱或彈性上班。 記者:梁德倫

香港女醫生協會今年6月訪問304位醫生,發現七成人每星期需工作56小時以上,並認為工作時間過長沒有足夠時間與家人相聚,九成受訪者贊成彈性上班時間或以兼職形式受僱,八成希望完成專科訓練後不用強制過夜當值。

建議推彈性上班時間

協會主席余詩思表示,女醫生較男醫生需要更多時間及精神照顧家庭,建議醫院管理局全面推行彈性上班時間或以兼職形式聘請醫生。
兒科醫生黃小珍當年待考獲專科醫生資格後才敢生兒育女,但由於夫婦二人皆為醫生且工時長,也需於醫院通宵候召,故孩子只能交由家中菲傭照顧。她說,曾試過孩子發高燒全身發抖,但夫婦二人當時須於醫院當值,最後只得找朋友凌晨到其家代為照顧孩子。「我個細路喺屋企病緊唔可以睇住佢,但係我就要喺醫院睇住其他細路,個心都幾唔好受。」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主席佘達明表示,女性需要更多時間及精神照顧兒女,故減少其工時絕對有好處。他說,不少女醫生選擇放棄醫生工作當家庭主婦,非常可惜。「如果佢哋可以返半日或者唔使通宵當值,多啲時間陪屋企人,咁起碼佢哋都會留番喺公立醫院,流失率都會少啲啦!」
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文回應稱,局方將投入1,100萬研究如何改善醫生工時過長問題,方法為改變醫生通宵候召的工作模式,將其間的部份工作交由其他人代替,計劃年底前在部份醫院試行。他又說,醫管局一直關注兼職醫生的聘用條件,希望能吸引更多私家醫生到醫管局兼職。

近年女醫生數目持續增加。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