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和 - 邁克

大泡和 - 邁克

一般來說,《色,戒》那些搬自原著的情節李安拍得戰戰兢兢,後加的則比較從容,畫公仔是否需要畫出腸見仁見智,不厭其煩解釋,起碼普通觀眾不會一頭霧水。無中生有的戲之中,我個人認為結尾一段是敗筆,另外最得不償失的是裁縫店。以易先生呼風喚雨的身份,要做西裝一定是裁縫上門恭候,絕對不會貿貿然跑到陌生地頭任人量身──一來太紆尊降貴,不符合人物性格,二來有遇刺的危險,老奸巨滑的他再色迷心竅也不至於如此冒失。珠寶店在電影出現兩次,就是為了杜絕心細的間諜迷詬病他通街亂走,怎麼加裁縫店倒又不避嫌?
原著裏王佳芝說得十分清楚:「易先生幾時有空,易太太打個電話給我,我去帶他來。」那個「他」,指的當然是裁縫。電影畫蛇添足,主要希望鋪陳易先生受落美人拋下的餌,順便製造一場流產的暗殺讓觀眾揑一把冷汗。向荷李活取經不是不可以,然而編得實在荒謬:牌桌旁扮成麥太太的王佳芝匆匆在紙上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跟的是原著的描寫:「易先生乘他太太送她出去,一定會抄了去,過兩天找個藉口來探探口氣。」可是如意算盤在電影應該打不響,因為機警的陳沖一見她拿起筆,就開門見山說「麥太太的號碼我有」,稍為識趣的潛伏狐狸精,都知道露出了馬腳,只好悻悻然住手了吧?那裏會狼胎得這麼旁若無人,你有你喝止,我有我照寫如儀?從前我們有一個活潑的名詞,形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論盡鬼,叫「大泡和」,似乎已經在新一代的口腔流失。看到銀幕上的王小姐這種行為,馬上覺得有復古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