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後的抽象畫家<br>畫囚阿鬼

香港最後的抽象畫家
畫囚阿鬼

每個人都關心誰是西九文娛藝術區的受益人,但一定沒有人關心誰是香港最後一個抽象畫家!惟有藝術家黃仁逵「阿鬼」,許多人都會肅然起敬,最少在藝壇,在電影圈,甚至文壇,還有以他為中心的香港「藍調樂壇」。但香港人向來認錢唔認人,有錢買過億元的抽象藝術,卻無能答上半句現代藝術的故事,更遑言現代主義藝術的精神!阿鬼做美術指導的電影《圍城》拍畢,他春風滿面,視為本世紀自己參與的最佳電影,大型畫展同時開鑼。

記者:馮敏兒 攝影:RoyLee、馮敏兒

彈藍調的畫囚

在20年前我已經訪問過阿鬼,大概已成香港藝術史上的一段經典對話,他甚至是當年我所編的前衞藝術雜誌《外邊》的命名人,佢同我的確有親,但我倆為了「藝術」,關係緊張了20多年。3、4千字根本承受不了千絲萬縷的爭峙,直至聽到他最喜愛的音樂,RyCooder結他獨奏的電影原聲大碟《德州‧巴黎》,兵荒馬亂的前塵恩怨才默然安靜下來,因為他是一個藍調結他高手。當年中環蘭桂坊的64吧每周末,總會因他的存在而變成通宵達旦,jam到天昏地暗的藍調音樂會。但我亦同時清楚,這不過是他繪畫後,給自己「放放風」的行為。《放風》是他的散文集的名字,也是獄中囚犯步出囚牢散步透氣的囚犯術語!

■阿鬼在他的畫室內。

香港藝壇冇藝術!

黃仁逵相識滿天下,影響了整個80年代的香港藝壇,但他說:「香港冇藝術,藝壇冇,但民間就勁抽喇,手工藝、戲曲,就算月餅印都是民間藝術,全部唔准入西九的都OK,只是你們這班人當佢唔係?!」「藝壇的潮流如時裝,其實唔關你事,唔到肉,睇完你還是會去七記買件出口成衣吧!」他語言充滿機智,處處都像禪門譏鋒,要你受盡語言反彈。「藝術家通街都係,我唔係!繪畫不需理由,繪畫同掃街冇分別!」每個人都同阿鬼講藝術,但每個人都「離了題」,他確有自己一套藝術理論,結論總是要你用眼睇、用耳聽,甚至自己動手做。他可以隨時挑起辯論,但第一個拒絕辯論也是他自己。一切就像,「繪畫」才是他千方百計要保護的聖地。

最後的現代主義烏托邦

藝術家蔡義遠就認為:「他的抽象繪畫展現了現代主義的『烏托邦』理想,在抽象繪畫看來已經過時的現在,他卻一直堅持,還相當出色,其價值才真正浮現出來。」
而這個理想世界終於得到他的口頭承認:「如果繪畫都唔可以建立秩序,那裏才可以?繪畫是唯一毋須與別人商量的藝術,我找不到別的藝術形式比繪畫更自由,夾band、拍電影、就算寫詩都唔得,因為無論多有創意都要依從文法,但繪畫不同,誰都不可以說你畫得唔掂!我沒見過幼稚的畫,只見過做作的畫!」

■在中環的71吧內,阿鬼也繪了一幅與百年麻石同生共死的抽象畫。

一座聖城因他而倒下

70年代傳言,巴黎是一個藝術的聖城,於是他去了求道。回來後,他宣佈一座聖城倒下了。「原來巴黎的學院可以教到我的東西很少,如果我付出同樣的心機,在街上一樣可以學到那些東西!」從那時開始,他又回到他背叛了的中式藝術教育的原生地,全方位的接觸藝術,身體力行,過着真正藝術家的生活,為藝術而生活、工作,甚至存在。

■1986年的前衞藝術雜誌《外邊》由阿鬼命名。

為藝術而倒米

數年前他在《信報》以「五馬六」的筆名與漫畫家一木唱雙簧對畫,畫風、用詞非常幽默。「那3年中,我一部電影都冇接!一部唔值得你花個半小時去睇嘅電影,都唔值得你花個半月時間去做。你試過拒絕一份收入好10倍的工作嗎?我經常都咁做!」幾年前有位美國富婆走上阿鬼的畫室,告訴他自己家中有張米黃色梳化,問他該要買那張畫襯最靚?阿鬼怒言:「關我叉事!」就把她趕走;另一天,好友向阿鬼說要買下他的所有作品,也給阿鬼斷然拒絕,「我唔係做批發?!」藝術真的咁重要?足以讓他為藝術而犧牲?「你有冇買過一張畫?如果你買過才會明白,是甚麼令你真係好想在家中把它掛起來。」

■Suzi是阿鬼的陶瓷家妻子,阿鬼還有個法國女兒,幾年前千里尋父,到香港相認,成藝壇佳話。

■當年64吧的後廳就因為阿鬼而變成通宵達旦的藍調音樂會。他的畫也一放10多年。

電影《圍城》天水圍過天水圍

與其他香港電影美指強調風格不同,黃仁逵做美指的電影,都非常寫實,與他的抽象繪畫大相逕庭,《籠民》令他成為金像編劇(合編),《癲佬正傳》讓他成為金像美指,都是經典,還有《省港旗兵》、《七小福》、《秋天的童話》、《女人,四十》、《半生緣》、《江湖》……他說上世紀最愛是《廟街皇后》,他做了一個比廟街更廟街的廟街,那時所有妓女嘅屋企都為攝影隊而開放,但他們選擇搭景。而剛拍完的劉國昌導演電影《圍城》,已被阿鬼自視為本世紀最驕傲作品,因為口號就是「天水圍過天水圍!」他跟導演說:「你要真實的天水圍,還是心目中的天水圍?」一拍即合,廢話劇本,一變而成,那些參與製作的朋友,盡皆異口同聲的好電影。關於電影美指,他的哲學是:「全香港的美術都慌死冇人唔知有美術!但電影美術是要令你深刻,不是為了悅目,你看不出有美術也是美術,就在襯唔襯色之間,打散了觀眾的邏輯。」但不是人人都是劉國昌,無疑他的要求和視野的確勁過好多導演,但一個美指怎可教導演做嘢,所以他與年輕導演的合作往往出現困難,但他自己又不去做導演,有空寧願自己閉關畫畫……

■《廟街皇后》的廟街比廟街更廟街!

■阿鬼的明信片郵寄合成作品《Amaronap/OldBook》(舊書)。

■阿鬼的塑膠彩《滿月》。

■2001年的米紙水彩《1/2在天上,另一半在地上》。

■阿鬼的塑膠彩《Fond2》(溺愛二次方)。

■2001年的米紙水彩《無題》。

抽象是具象,具象亦抽象?

與寫實的電影美術相反,阿鬼的抽象畫非常悅目、搶眼,但佢話:「是你心理作用!我只係冇原因就唔溝顏色,顏色本來是甚麼就是甚麼,不是我令到佢彩度高!我畫的也不抽象,一點一線一面都實實在在!」當世大行其道的裝置藝術,始於對繪畫的背叛,但對於阿鬼來說,畫就是裝置,裏面有各種層次;再推一步,「所有電影美術的工作就是做給攝影機睇嘅裝置。」
一個抽象畫家否認自己畫抽象,但繪出少女在草地上俯伏前行的超寫實經典油畫的美國著名畫家魏斯,就說過自己畫的是抽象畫。藝術家蔡義遠則認為:「他的繪畫語言其實好傳統,講色彩的層次,講線條,他用色平面,是因為繪畫中出現灰度漸變,便會產生前後感,但佢正正唔肯讓觀眾想像自己進入那個立體空間。他的畫不是單單被看的,也在看人,看你反應,是一種語言反彈。」港大教授DavidClarke(祈大衞)亦說:「他的畫似可辨認又不可認,從中我看到生之喜悅,這在音樂有時也會做到,但當代繪畫卻甚為少見,可與之相提並論的是馬蒂斯。」

■香港大學藝術系副教授DavidClarke祈大衞看到生之喜悅。

■藝術家蔡義遠從阿鬼的抽象作品看到一整套傳統價值。

畫唔係用筆畫!

「我由始至終都告訴你,繪畫是一種生存態度!不是一個行業,畫唔係咁偉大的東西,就像呼吸,不管你卑鄙,還是高雅!」你手中總有筆?「繪畫不是用筆畫?!咪當我飲醉喇!」過程中他已經喝了多杯紅酒、香檳,還有一口接一口的迷煙,像霧一樣,把他包裹起來,融入樂聲、夢裏、人性。

香港.巴黎.行為

香港新浪潮電影一員,現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製作行政系主任翁維銓,20多年前便開始收藏黃仁逵的作品,「但絕不是一種投資,那是我對阿鬼的一種供養,香港好少人能像他般成熟,把看似誇啦啦,亂七八糟的東西處理得架構分明。他天天畫畫,不理身在何處,縱使狂風暴雨,還是生活窘境,人間變色。其實他想與人溝通的東西都很清晰,你能接受與否,是你的功力,毋須解釋!」
巴黎作家、藝評人張明行說:「在巴黎華人藝術圈,阿鬼大名鼎鼎,香港人就算身在巴黎,總還是脫離不了具象傳統,做出像趙無極、朱德群般的純抽象作品。」但阿鬼當年一下子就跳進了抽象。阿鬼新搬的畫室位於灣仔藍屋後面,外觀雪白,內容形迹可疑,左鄰右里全是烏卒卒、嘈吵的修車房,張明行形容:「好抽象的存在,這算否他的行為藝術?」

■作畫時的阿鬼。

■阿鬼畫室的廁所裝置總是令人充滿驚喜。

■《放風》散文集是一張馳騁在生活與藝術間的藍圖,證明他也是一位出色的作者。

■巴黎藝評人張明行見證阿鬼在巴黎的華人藝壇的地位。

■新浪潮導演翁維銓把收藏阿鬼作品視為供養。

AMARONAP黃仁逵繪畫展

包括阿鬼的一系列繪畫、素描及雕塑新作,分兩地舉行。
展期:即日至10月13日,10:30am-7:30pm,星期日2-7pm,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息
展覽地點:SinSinFineArt香港半山區太子臺1號(中環登山電梯堅道口,及SinSinAnnex中環西街53號(荷李活道與樂活道口)
查詢:28585072
網址: http://www.sinsin.com.hk

■阿鬼的當街畫室也是行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