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及H股指數上周再以新高水平收市,不少股份亦陸續突破高位,新股市場亦再次出現「爆額」的熱鬧場面,加上季度結算的粉飾效應,一些落後的基金股於上周五亦突然追上,令整體市場出現「各自各精采」的格局。
其實,每年暑假過後均有較多新股進行招股活動。但近周新股市場的熱烈反應與過往略有不同,其中不少投資者都是因為不放心於現時高水平入市,因而將資金泊岸到新股市場,恒鼎實業(1393)、遠洋地產(3377)上市股價均有可觀升幅。今、明兩周仍有多隻新股掛牌買賣,若以近期市場認購反應來看,基本因素較佳及焦點股份之表現仍將有較大升幅,其中料包括群星紙業(3868)、SOHO中國(410)、中國動向(3818)及新疆新鑫(3833)。
除了繼續靜待新股「抽籤」結果之外,資金在現貨市場的動向亦備受關注。港股於9月份持續上升,恒指一個月內漲升3150多點,H股指數亦上升2680點,這與資金流入有絕大的關係,雖然內地居民以自由行形式投資港股的計劃至今仍未落實,但並未阻礙內地資金投資港股,以近期政府加快及加大基金公司QDII額度來看,筆者相信部份原擬透過自由行方式直接投資港股的內地居民已改變策略。
由於資金自由行仍未有時間表,加上目前推出的QDII產品轉以股票,尤其是港股為主,因此,這批看好港股投資前景的內地投資者也按捺不住,他們或將部份資金買入QDII產品,以間接形式投資港股,以免當資金自由行計劃開通時,股價已進一步上漲而被迫買貴貨。因此,筆者認為現時的資金已是變相將個人資金自由行計劃局部開通。
事實上,港股自8月中以來持續上升,資金自由行計劃開通極有可能造成內地投資者盲目追入而接火棒,因此,監管機構亦需顧全風險所在,而增加QDII額度總較直接開放予個人進行投資的風險為低。因此,可以預期資金自由行的計劃已不急於推出,即使落實有關執行細節,金額亦非如原先預期般大,屆時大市料有較明顯調整。
國壽今年目標55元
短期而言,內地政府對QDII的積極審批態度仍有利港股造好,這些基金獲批後會逐步投入市場,而為迎合內地投資者的口味,目前投資港股的QDII產品仍以大型中資股為主,這繼續支持大市值股份表現,其中尤以近日突破新高的中國人壽(2628)、中國移動(941)、中國電信(728)、北京首都機場(694)、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及江西銅業(358)為主,現水平仍建議繼續持有。
國壽達到筆者訂下的45元目標價,但由於內地資金流入港股的新政策,國壽料有更多資金追捧,因此,今年目標價已修訂為55元以上,仍屬中長線投資之選。
另一方面,當大家仍在戰戰兢兢時,筆者相信短線資金又再以零售、航運股為主題,前者料為「十.一」黃金周的短炒類別,後者則受惠於第4季航運費續有調升,以及不少航運企業積極購入資產擴張,當中可考慮百麗國際(1880)、李寧(2331)、太平洋航運(2343)及中國遠洋(1919)。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