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年小一每班減少兩人,令入讀名校競爭加劇,為增加子女入讀心儀小學的機會,大批家長昨日在小一自行收生首個收表日已奇招盡出,包括借親友地址報名、不斷致電給校長以博加誠意分等。但有弱勢學校老師卻要往各屋邨「洗樓」求人報讀。
小一自行收生昨開始收表,下周五截止。傳統名校九龍塘喇沙小學門外,昨晨7時30分已有逾30名家長排隊等交表。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潘樹照說,首日收到140份申請表,已超出自行收生學額,預料未來數日會收到更多申請表,許多家長均來自屯門、將軍澳等各區。他坦言,家長為入讀該校奇招盡出,如有家長以祖父的地址申請以博取更多分數,「但唔知係咪真係佢阿爺,我哋會要求佢哋補交父親出世紙證明。」同時,亦有許多家長新搬往該區為子女申請學校,潘說校方及教育局均會要求他們最少呈交三個月的電費或水費單以作證明。
家長致電校長博加分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兼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校長張志鴻亦說,明年起各班小一學額減少兩個,競爭較以往激烈,有家長即使明知在自行收生階段出招無助入讀該校,仍不斷致電校長博加分,「有家長點都要打嚟或嚟搵到我為止,話已經交咗表,話佢好有誠意。」
兩度面臨殺校的鮮魚行學校即將度過安全線,校長梁紀昌昨表示,已收到20人報名,只要再多收1人,明年小一便可開班。他說今年報名情況理想,主要因他努力到幼稚園推銷。
不過,張志鴻說,有弱勢學校仍努力收生求存,包括老師於8月至9月份到內地擺攤位招生,亦有老師要仿效區議員,往屋邨逐家逐戶派傳單介紹學校及招生。據知,有老師及校長甚至甘願自掏腰包夾獎學金,吸引學生入讀。
家長使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