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本來不是貶詞,只是經濟上,相對於富人而說的;就像老人,只是年齡上,相對於年輕人而說的。心正,能平視,根本不會把老人「尊」為「長者」、「耆英」;也犯不着把窮人都撥入什麼「弱勢社群」、「草根階層」、「勞苦大眾」……每年,我總有幾個月,是窮人;每月,也總有幾天,是窮人;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只要窮得離「群」,沒有從「眾」,要選舉了,窩囊廢就不肯戴上面具來拉票?
要得天下,或者要得油尖旺,同樣有一條捷徑:利用窮人;一而再地,利用窮人。
窮人,在政客眼裏,有兩種特性:一、多成群成眾;二、愛小恩小惠。收買窮人,手段,就一種:假裝關心,代他們向政府伸手,慷其他納稅人之慨,謀自己之利。
左口人要爭議席,強調自己大清早就「落區」,一落十二小時。「落」這麼久,當然不是「區」裏人夠「勞苦」,夠「弱勢」,夠「草根」,是因為他們夠大,夠眾,夠選票,可以讓他們當選。
窮人,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麼政客要競選,就走到窮人當中?選上了,為什麼卻最先揚棄窮人?為什麼老貧民越來越多?月薪三千塊以下的人口,不減反增?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
道理,很簡單:你不窮,窮人的數量不夠,標榜幫助窮人的政黨,就會失去優勢;他們的黨員,就會落敗。
最不希望窮人活得好,想得遠的,正是利用窮人的政黨;因為:窮人都變了中產,經濟力,思考力不斷提升,終有一日,會發現這幫專施小惠的政客,原來壞透,原來最想他們一輩子不得翻身。
利用窮人的政客,其實,最瞧不起窮人,這幫東西心裏明白:落區,最安全,因為不會有「弱勢人」挑戰他,問他:「你為什麼不敢到有錢有見識的人當中去拉票?」利用窮人的政黨得勢,窮人會更多更窮;窮人更多更窮,則更容易被這種政黨利用。這是最可怕的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