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物館 - 雷競璇

小博物館 - 雷競璇

逛博物館可以是勞累的事,到過羅浮、大英或者大都會博物館而又有意認真看一下的人,對此應有體會。
琳琅滿目是無可置疑,但這些大博物館都有令人不知從何入手的失控感覺,尤其過境遊客,找幾件著名展品稍作瀏覽,或者隨意到某幾個展館轉動一下,也就算是完事了。不然,即使你時間充裕,體力也應付不來。我在巴黎讀書的日子,不時陪伴過境的朋友到羅浮,分擔了不少這樣的迷惘和疲倦,著名展品之前經常水洩不通,在藝術殿堂裏不期然生出活受罪的滋味來,真也啼笑皆非。
因是之故,如果可以的話,我往往帶領過境友人參觀規模較小但有鮮明個性的博物館,因為在裏頭可以從容而又仔細地觀賞藏品,渡過一段愉快的時光。這類博物館巴黎為數不少,我最喜歡的是羅丹館和印象主義繪畫館。羅丹館座落第七區,藏的全是羅丹作品,雕刻佔多,大部份放置室內,也有一些擺設在花園之中,這裏本來是一座私家院宅,建於十八世紀,經政府收購後改成博物館,羅丹雖然名氣很大,但博物館由於遠離旅遊熱點,參觀者往往不多。至於位於巴黎第一區、緊貼協和廣場的印象主義繪畫館,法文名稱是Mus囗edel'Orangerie,直譯是橙園博物館,這裏以前的確是培植橙樹的地方,後來建成倉庫,經擴充和改建後成了博物館,藏的是印象主義繪畫,源自幾個收藏家的捐贈。我印象最深的是地下展室,只有一張畫,是莫內﹙Monet﹚的荷花池(LesNymph囗as),緊貼在橢圓形展室的牆壁上,高兩公尺,長數十公尺,站在或坐在展室中間游目四顧,彷彿感覺到季節的輪替和景物的遷移。
在香港,可作比較的大概只有茶具博物館,座落地點、建築、藏品都有特色,外地朋友前來,我樂於推薦他們前往參觀。現在的西九龍計劃要籌設巨無霸型的加碼博物館,何以不同時考慮一下這類小巧而又比較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博物館呢?當然,這樣的小館不宜安插在西九,但我們不是有一些不錯的公家建築在各處空置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