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我深愛扮演這17歲俊男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我深愛扮演這17歲俊男

貝意特MichelleBreedt
著名歌劇女中音
撰文:冼麗婷
攝影:成啓聰

9月27及29日兩天在文化中心演出的《玫瑰騎士》(DerRosenkavalier)音樂會,作品由德國著名作曲家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Strauss)和德國詩人霍夫曼斯塔爾(HugovonHofmannsthal)於1910年合作寫成。這是一齣以18世紀為背景的歌劇,我從23歲開始主唱劇中年輕俊俏的伯爵奧克達菲安(Octavian),20年下來,演出同一角色想有400多次了,但我依然深愛扮演這個17歲俊男。
……………………………
《玫瑰騎士》找女中音反串少男角色,與聲調有關。成熟男高音聲調雄渾沒有少男味;真正少男聲線在交響樂中又嫌太過薄弱;女中音甚或女低音的舞台聲腔響亮卻不會太尖,適合主唱年輕男性角色。莫扎特的歌劇也有選用女性主唱少男角色的做法。
倒轉過來,早自約17世紀意大利歌劇卻有女聲男唱的傳統。當時意大利一些地方曾非常殘酷的把還未發育的男孩去掉性器官,令男孩聲音不會「變聲」發展至成年男人的音域。閹人聲音不同一般女聲,但卻又比正常男性能唱更高音調,在舞台上主唱女聲,被稱為閹人歌唱家。當時很多貧窮家庭的男孩就是因此被賣作犧牲品。
……………………………
以劇情而言,《玫瑰騎士》四位主角的愛情關係,錯綜複雜。那個時候的歐洲貴族,不論男女,結婚後仍然結識情人,男人出外找女人,還要留個年輕俊俏兼且有貴族身份的男士給妻子作伴。對於這種曖昧關係,當時的人心裏接受,卻又視為忌諱不會公開談論。
我扮演的奧克達菲安Octavian,他雖然與元帥夫人馬莎琳(Marschallin)一夜纏綿,但17歲年輕貴族根本無法進入貴婦思想世界。另一邊廂,年長的歐克斯(Ochs)男爵,偏偏又貪戀花樣年華的富翁之女蘇菲(Sophie)。元帥夫人替男爵獻計獵取美人芳心,差遣Octavian向蘇菲送上定情信物。那知道這位「愛情速遞員」向美少女獻上銀玫瑰一刻,四目相投,兩段「一老一少」戀愛關係隨着偉大的管弦樂、天旋地轉地改變過來……
……………………………
最後結局,愛情留給了一對年輕人。當年下嫁給老元帥的Marschallin,心裏很明白年輕俊男總會在某一天遇上同齡愛侶,離她而去。在我眼中,她絕對不是悲劇人物,她很了解愛情要順其自然,往後還是會有無限機會找到值得愛的人。放諸現代社會,我是抱着公平心態看「姊弟戀」,90多歲男人可以娶20多歲女人,丹麥前王妃再嫁年輕愛人又有甚麼奇怪?我不贊成婚外情,但認為人可以不分年齡、階級去愛。女人毋須計算年齡,應隨心意去愛、享受性的快樂。
銀玫瑰只是增添戲劇味道的工具,一切的愛,最重要是及時表示,把玫瑰送給在生的人,永遠勝過墳前獻花。三年前,我深愛的弟弟突然死去,那是悲痛的事情,但感謝上天,他在生時,我們都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