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滙交投激增71%<br>港元佔2.8% 新興市場一哥

全球外滙交投激增71%
港元佔2.8% 新興市場一哥

國際結算銀行(BIS)報告指出,全球外滙每日平均交投量較三年前激增71%,達到破紀錄的3.2萬億美元(約25萬億港元),差不多等同德國全年經濟收益。外滙儲備一哥美元所佔的交易比重下跌,反而新興市場貨幣的交投越趨頻繁,其中又以港元最活躍,比重由04年佔1.9%升至2.8%。

【本報綜合報道】BIS的外滙與衍生工具市場成交調查每三年進行一次,對象包括全球54家央行及金融機構。
亞洲經濟起飛令更多資金投入滙市,加上對冲基金、退休基金、互惠基金及保險公司所位外滙交易比重由33%增至40%,全球外滙交投激增。
美元佔整體外滙交投的比重由04年的88.7%微減至86.3%,但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易貨幣,其次是歐元及日圓。目前成交最多的貨幣組合依次序為歐元兌美元、美元兌日圓和英鎊兌美元。

人民幣交投急升四倍

相反,新興市場貨幣的交投量急升三倍,現時每五宗成交就有一宗牽涉新興市場貨幣,反映機構投資者近年逐步分散他們的投資組合。
人民幣和印度盧比成交升幅最顯著,前者銳增四倍至0.5%,後者從0.3%升至0.7%。港元則是交投最活躍的新興市場貨幣,比重由04年的1.9%升至2.8%,在所有貨幣中排第八位。
近年備受注視的套息交易,亦使到澳元和紐元成為熱門貨幣,前者比重由5.5%升至6.7%,後者從1%增至1.9%。

倫敦蟬聯交易中心王座

倫敦蟬聯全球最大的外滙交易中心寶座,日成交量達1.36萬億美元,佔34.1%,主要歸因地理和時區因素,以及當地是對冲基金的主要基地。
新加坡則為新興市場中最大的外滙交易中心,日均成交量達2310億美元,佔5.8%。背靠中國的香港則是全球第六大,佔4.4%。
衍生工具市場方面,日均交投量較04年勁升71%,達2.1萬億美元。英國仍是場外衍生工具市場之首,佔全球交投量42.5%。香港則排名第七。

全球貨幣日均交投量比重

貨幣:美元
2007)86.3% 2004)88.7%

貨幣:歐元
2007)37.0% 2004)37.2%

貨幣:日圓
2007)16.5% 2004)20.3%

貨幣:英鎊
2007)15.0% 2004)16.9%

貨幣:瑞士法郎
2007)6.8% 2004)6.1%

貨幣:澳元
2007)6.7% 2004)5.5%

貨幣:加元
2007)4.2% 2004)4.2%

貨幣:瑞典克朗
2007)2.8% 2004)2.3%

貨幣:港元
2007)2.8% 2004)1.9%

貨幣:挪威克朗
2007)2.2% 2004)1.5%

註:由於外滙交易涉及兩種貨幣,故總比重為200%
資料來源:國際結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