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伶(Laura)是澳門大學博彩管理系四年級學生,今年六月獲派到美國拉斯維加斯考察。她說,兩地賭業的最大分別是「外國人去賭場係去玩,當然佢哋都想贏錢,但主要當係一種娛樂。但中國人或亞洲人去賭場嘅目的就係贏錢,主要花費喺賭,唔會花喺食同睇騷。」
如果不是澳門開放賭權,她不會選讀博彩管理,「細個時冇諗過入呢一行,因為開放賭權之前,一般人對博彩業嘅觀感唔係咁好,以前亦冇咁好景。」Laura和她的同學梁棟(Tony)都認為,澳門賭業正在轉型,隨着金光大道上的威尼斯人度假村開幕,澳門的賭業邁向拉斯維加斯化。他們躊躇滿志,希望明年畢業後加入外資旗下的博彩娛樂設施,實踐課堂上學習到的現代博彩管理知識。
經濟改善只惠部份人
不過,不是每個澳門的青年人都為賭業發展雀躍。今年五.一曾參加遊行的澳門大學新聞與公共傳播系四年級學生何裕文說:「澳門經濟確係改善咗,但只有部份人受惠。」他批評,澳門的貧富懸殊比回歸前嚴重,青年人一窩蜂投身賭業,會議展覽業暫時也是「有場(地)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