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全記瀨尿蝦含沙門氏菌

西貢全記瀨尿蝦含沙門氏菌

【本報訊】食物安全中心在最新一次的抽查中,發現6個沒有衞生證明的供港淡水魚樣本,含有可致癌的禁用農藥孔雀石綠及硝基呋喃,同一批海產已被銷毀。著名的西貢海鮮食肆全記則被發現一個椒鹽瀨尿蝦樣本,含有可引致腸胃不適及腹瀉的沙門氏菌,估計是因煮熟後存放不當造成。
食物安全中心抽查約700個水產樣本,包括淡水魚、鹹水魚及貝殼類化驗,除較早前公佈的一個辣味魷魚絲樣本外,另外有7個樣本不合格。

入口來源地每天不同

不合格的淡水魚樣本中,4個是鯰魚、叉尾、白鰂及黃骨,都含孔雀石綠,含量為百萬分之0.0033至百萬分之0.57;該個黃骨樣本及另外一個黃鱔及山斑樣本,則含硝基呋喃,含量由百萬分之0.0038至百萬分之0.19。
問題樣本是食安中心從一艘漁船中抽取,魚穫沒有衞生證明書,全部已被銷毀,中心正研究是否檢控進口商。
另外,食安中心在西貢萬年街的全記,發現一個重25克的椒鹽瀨尿蝦樣本,含有沙門氏菌。全記負責人吳先生表示,每日進口瀨尿蝦來源地都不同,包括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但他不肯透露問題瀨尿蝦的來源地,表示已暫停從有關地區購入瀨尿蝦。他相信可能早前天氣較熱,令海產染菌。
食環署助理署長陳漢儀表示,熟蝦含沙門氏菌的情況較少見,相信是食肆存放不當引致。現行法例下,「一粒沙門氏菌都唔容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