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府連日來都表現得非常克制,但其實暗地裏為鎮壓作好部署,耍盡各種骯髒招數,譬如散播謠言,指派剃光頭的士兵,假扮僧人混入人群;封鎖互聯網和電話網絡,又派重兵入仰光;軍方喉舌更大肆中傷反對派,誣衊他們侮辱僧侶,凸顯軍方企圖以心理戰將示威者嚇倒。
緬甸軍政府一向神秘,分析家認為軍頭丹瑞(ThanShwe)最難應付,他是心戰部隊出身,善於玩弄權術,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姬以至軍中對頭人,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中。分析家形容丹瑞心理「難以預料」,無法估計他要走那一步棋。
面對僧侶和民眾一條心,軍方昨晨試圖用權術來分化示威者。官方喉舌報章《緬甸新光》昨天頭版報道,指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成員,在經過一間佛塔時,出言辱罵不加入示威的僧侶,嘲諷說「這不是上床的時間」、「你想被人叫尼姑?」、「你躲起來是因為害怕。要不要戴胸圍?」報道又誣陷全民盟成員威脅要把短裙擲向佛塔外牆,企圖用這些「大不敬」的輿論,惹起民眾對示威人士的反感。
封鎖互聯網和電話網絡
軍方前天也使出無間道消息,指軍方訂製了3,000件袈裟,下令士兵剃光頭,派士兵混入僧侶之中挑起事端,又說從永盛監獄招攬了600名罪犯做特種部隊,準備派他們混入遊行隊伍挑起事端,企圖嚇倒示威者,可是示威者無懼無怕,前天仍有10萬人上街。
軍政府又加緊箝制通訊自由,封鎖互聯網和電話網絡。反對派和少數記者是利用秘密網絡,把圖片和文稿送到流亡海外組織的網絡,把消息發放出去,但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指,前天大部份網站都已經無法進入。手機和國際長途電話也極難駁通,除了為封鎖消息,還要令遊行人士難以聯絡,打散示威活動。
雖然西方警告會加強制裁,但軍政府有恃無恐,完全不賣賬,因為緬甸挾着豐富的天然資源,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不會為了民主,而中斷與緬甸的貿易往來。
中緬今年頭八個月的貿易增幅近50%,涉及金額10.8億美元(84.2億港元)。泰緬去年雙邊貿易額也達37億美元(288億港元)。
但即使全世界都中斷與緬甸貿易,軍政府仍然不會低頭。國際危機組織亞洲總裁坦普勒(RobertTempler)說︰「緬甸軍政府會犧牲經濟利益來維持政權,因為這不是一個着重國家發展的政府。」
天主教亞洲通訊社報道,緬甸天主教主教團主席、曼德勒教區總主教PaulZinghtungGrawng及主教團秘書、仰光教區總主教CharlesMaungBo昨日發表聲明,號召緬甸全國教友為人民及國家祈禱,又指教徒「若認為合適,可隨心意作出行動」聲援僧侶,神職人員會提供指引。現時緬甸約有400萬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約60萬人。
新社/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
緬甸民主路崎嶇
1937
英國令緬甸脫離印度,成為殖民地
1945
「緬甸國父」昂山將軍協助英國,由日軍佔領中解放緬甸
1947
緬甸成功脫離英國123年殖民統治,翌年宣布獨立,可惜昂山將軍被暗殺
1962-88
看守政府領導人奈溫發動政變奪權,實行一黨專政、軍人獨裁統治
09/1987
奈溫宣布回收三種貨幣,百姓積蓄一夜報廢,激起民怨
03/1988
大學生帶頭起義。仰光理工學院(RIT)學生在校園外示威,與軍方發生衝突,一名四年級工程系學生遭槍殺,引發更多抗議活動
08/08/1988
爆發大規模全國民運示威,除了學生和僧侶,連公務員、軍人、教師和醫護人員都上街抗議。學生們高舉他們的標誌物「戰鬥的孔雀」,而僧侶也手持覆轉的僧鉢,杯葛軍政府人員佈施
26/08/1988
昂山素姬在瑞達剛大金塔(即仰光大金塔)發表演講,成為民主運動領袖
18/09/1988
軍隊流血鎮壓民運示威,有士兵用自動步槍向示威者開槍掃射,部份被人帶走後自此消聲匿迹。人權組織估計最少3,000人死亡
24/09/1988
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成立,昂山素姬任總書記
20/07/1989
昂山素姬被軍政府軟禁
1990
軍政府舉行大選,全民盟大勝,但軍政府拒絕承認結果
1991
昂山素姬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1992
丹瑞取代蘇貌成為法律與秩序委員會主席,集國防部長、總理大權於一身,釋放了數名政治犯,以改善緬甸的國際形象
1995
昂山素姬獲釋
2000
昂山素姬與軍政府商討民主路線圖
2002
昂山素姬獲釋,但翌年5月再次被軟禁,總理紐欽提出草擬新憲法
2004
儘管全民盟抵制,制憲會議展開
08/2007
軍政府大幅增加燃料費,引發民憤,僧侶帶頭上街示威,演變成大規模反政府運動
英國廣播公司/《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