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今次有幸見識見識。美國華人社區不小,當中炒港股的大不乏人,他們看港股原來也別有一套。我們看港股,很多時一併看美股,因為美股的短期走勢會左右港股表現,但他們則認為,港股與中國是一個個體,正因為看好中國,所以長線持有港股,今次大升浪中,不少當地投資者贏得很盡。其實他們沒有甚麼特別心法,只是比較簡單,不會就短線消息於股市中疲於奔命,因此才可以有「大茶飯」。所以,有時候太貼市或過份炒作消息,贏的可能是零錢。
資金忽然追落後轉炒電信板塊,不過有點奇怪,除了中移動(941)被調高目標外,其他的又是重炒電信企業重組,舊聞新炒仍有威力,不過建議這種純炒一剎那的氣氛,投資者只宜小注怡情,當然,中移動長線持有的策略維持不變。
越洋收到求救電郵,主要是問一眾航空股「折翼」,應當如何部署?航空股我只支持國航(753),原因很簡單,即使沒有併購,國航也足以自給自足,可以支持股價。然而東航(670)近日之所以急升,主要是炒併購,現在據說阿爺出口叫國泰(293)及國航停手,憧憬概念頓失。目前油價雖回落,但仍高企於歷史高位,理應是不利航空股,不過併購消息勝過一切,雖然阿爺可能叫停,但各方仍未鐵定放手,因此東航後市仍會借併購可能有眉目再炒作一番,但有貨趁反彈要減。
後市仍是強者越強
自己對太過消息主導的股票不感興趣,因為入市好像買大細,市場有這樣多股票,炒少一隻沒有甚麼大不了。自己仍持有國航,國航已達自己今年8元的目標,現在超額完成,任由股價高位自己飄浮。
美國的朋友問我,港股屢創新高,港人是否已返回97魚翅撈飯的年代?我相信還未到此水平。97年最瘋狂時,明顯是雞犬皆升,而目前正股連窩輪的數量近5000隻,恒指雖創新高,但每日跌的股票比升的還要多,沒有變化的佔3分之1,明顯所見,資金盡落強勢股上,所以大升市中仍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事實上,仍有人希望「股仔」為他們帶來希望,所以錯過了今次升浪所帶來極可觀的回報。總之一句,未來時間仍是強者越強。
新股市場按理仍然暢旺,但可惜借貸成本太高,中籤比率又低,如果借一兩百萬錢抽,可能只中兩三手。如果真的打算借孖展抽新股,其實可以拿一兩萬元借大十倍,起碼有一手中,孖展成本幾百元,相對更化算,而且可留其他資金在二手市場買賣,尚有其他賺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