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recession)是一個不致於恐怖但令人擔憂的名詞,然則,是否值得過份擔心?
日本自90年代樓市誘發的經濟泡沫爆破衰足十多年,儘管近年經濟稍有起色,可是一提起「衰退」二字,人民心裏便猶有餘悸。不過,美國人則冇有怕,因為國力強勁,有何冬瓜豆腐,政府財政、貨幣政策盡出,就算之後欠到周身債,都無問題,故翻身容易。瞧瞧人們過去一個世紀來,不是對美元及美債愛不釋手乎?
那麼,美國在樓市如吃了瀉藥(情況有點似當年日本),加上次按風暴誘發的信貸危機,又會否如一眾分析員和經濟學者預測般──經濟有邁向衰退之虞?
按目前環境來衡量,似乎機會不大,因為必須消費及投資萎縮、企業盈利倒退甚至倒閉、信貸緊縮、出口大幅下降,以及政府有心無力等因素加起來,才會造成衰退。
驟眼看,上述情況似不存在,縱使有,也只屬短暫或輕微,故此衰退蹤影未見出現,何況聯儲局置「道德風險」於不理,決心昭然!
大家別以為Ben哥只係得把口的象牙塔知識分子,他躲在塔內(大學)研究多年的其中一個課題正是「大蕭條」(GreatDepression)。要對付矮一截的衰退,相信綽綽有餘!
經濟活動之所以停頓,最大原因是「莫財」,當水喉盡開,個個錢照借、扒照鋸、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時,又何懼(衰退)之有?驚通脹好過啦!
若不是利率一減,黃金及大部份商品期貨價格皆飆升乎?到有一日大幅加息時,再舊調重提講「衰退」未遲。現在距嗰陣時仲有一段時間,所以不妨盡情happy,因為到時可能唔止衰退咁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