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國際航空(753)母公司與國泰航空(293)擱置搶購東方航空(670)的意向,背後原因,市場眾說紛紜,但事情最有趣的地方是,中航集團在通告中表明在未來三個月不商談此事。市場估計,中航打算待東航年底前舉行特別股東大會,有投票結果後,再謀對策。
東航股價曾瀉18%
收購東航未出閘先脫腳,令在港上市的航空股全部成為輸家,國航與國泰昨日復牌後齊挫(見表),收市分別跌近12%及5%,收購對象東航一度瀉18%,收報7.42元,跌15%,連南方航空(1055)亦未能倖免。
東航引入新加坡航空和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淡馬錫為股東的交易,須各自有三分之二A、H股小股東投票通過,大股東東航集團不能投票;若有一邊廂的小股東不通過交易,東航要多舉行一次特別股東大會投票,東航可於會前向小股東再進行游說工作。
市場估計中航聲言三個月內不商談收購東航,隱喻中航有機會三個月後捲土重來,關鍵正是小股東投票結果。上周四發出研究報告預告中航與國泰聯手搶購東航的花旗集團,昨再發表報告指「東航股權之爭在所難免……在收購戰中,國航至少取得A股小股東支持。」
中航暫持有東航11.02%H股,景順基金與美國對冲基金Citadel分別持有5.01和5.79%H股,三者合共持有21.82%H股。東航A股小股東比較分散,按中期業績報告首十名無限制股東,撇除H股,主要是內地銀行旗下基金,合共約佔流通公眾A股一成。
按目前股東持股情況,中航未必可以聚合其他小股東力量反對新航的交易。不過,若中航希望完成統一內地航空業的美夢,或繼續增持。需知道新航以每股H股3.8元入股東航,東航昨日收7.42元,若東航股價回升,距離新航的收購價越來越遠,小股東未必同意東航賤賣股份。
傳國資委不批准
整件事最奇怪的地方,是東航引入新航的交易獲國務院國資委首肯,中航出手阻撓,擺明與國資委對着幹。國資委偏偏又是國航、東航與南航的終極大股東。有趣的是內地《財經》雜誌引述接近交易人士稱,中航擬以高於每股3.8元收購東航,但未獲國資委批准。整件事件已不只是一宗簡單的商業交易或收購,市場開始猜測當中是否存在權力或政治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