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莫測高深 - 李怡

天馬行空,莫測高深 - 李怡

遇到了創作者名聲不小,而又宣稱嘔心瀝血、七年磨一劍的藝術作品,自己卻有不懂,那我只能怨自己水準太低,藝術修養不夠,莫測藝術鉅作之高深。
四十多年前,意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拍了一部《八部半》,許多影評人、電影鑑賞家寫了不少文章稱讚,講它意念如何高妙,電影手法如何獨到,但我走進影院,硬着頭皮把前後無法連貫的電影看完,走出影院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連忙把有關讚美此片的各篇文章細細拜讀,仍然是無法跟電影發生聯繫,文章是文章,電影是電影。文章講得似乎頭頭是道,電影就讓人看得不是頭不是道。
最近看了姜文七年磨一劍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我對這種藝術電影的自卑心理也就「照常升起」啦。看了兩個小時,也不知道創作者要表現些什麼,想說些什麼,又或者不想說什麼,而只傳達些意念。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不錯的,這部就似乎走火入魔了。
電影廣告引用一些高明的影評人的評論,有的說,「寓意深刻,本片一定是今年最好的中文電影。」──如果我認同這句話,那麼我只能在腦子裏把今年看過的中文電影全忘掉。有的說,本片是「巧妙地將蘇聯文學加上《西遊記》放入文革時期的荒誕裏。」──但我在影片看不到蘇聯文學(除了阿達沙學俄國人的名字),看不到《西遊記》,也看不到什麼文革的景象。
只有一句:「姜文獨步的電影世界,飽嘗天馬行空創作的澎湃動力。」這句我比較認同,確實是天馬行空。但你藝術家天馬行空是你閣下的事,為什麼要大眾走進影院跟着你去天馬行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