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大陸貧富懸殊得可怕,大腕大款的身家背景深不可測,窮人依舊吃不飽穿不暖。富起來的有三四十歲新生代,也有好些是經過文革洗禮,甚至上山下鄉的知青。
青春回憶是全國一起貧窮的火紅年代。當年都不過十多歲,自動獻身也好,形勢所逼也罷,整整十年,文化斷層──四十多年後抖起來,富甲一方,黃土地「受害人」們向貧下中農再學習?究竟是噩夢?還是歷練?
下放陝北勞動的青少年即使窮,也從未見過赤貧。初來時還帶麵包餅亁餵狗。老農慨歎:「糧食從哪來的?粒粒皆辛苦!」後來連自家也飢渴,還捨得餵狗?
電視節目訪問插隊落戶知青們。當年沒什麼娛樂,光着膀子往黃土地一躺,扯開嗓門大唱,帶着無盡盼望和悲哀。還偷聽地下廣播華語歌曲,盡是三十年代老歌:《何日君再來》、《藍色的街燈》……他們呻吟:「紅的燈,綠的酒,燈紅酒綠樂悠悠……」,幹部和書記來視察,馬上知機地改詞:「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可丟……」
今天他們燈紅酒綠了,不用「掩飾」,也不忌諱,誰還去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