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劇演員 - 陶傑

默劇演員 - 陶傑

默劇大師馬塞馬素逝世。默劇,只靠一張臉譜,幾副表情,身體四肢的語言,一個漆黑的背景,一闋音樂,默劇的演員,是一位孤獨的天涯過客,因此,一個默劇演員無論演的是多滑稽的喜劇角色,其實都有一腔深婉的悲哀。
默劇來自中國?不錯,但默劇自成法國人的藝術,不再屬於中國。默劇這個品種,用沉默來說話,只用肢體傳達戲劇的韻律,默劇是一種所謂Understatement,一個喧嘩亢奮毛躁浮誇的民族,怎再懂得欣賞?
默劇的神髓,是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首先發現的,布萊希特喜歡京戲裏的動作,演員手執馬鞭,在台上作勒馬雄踞的姿勢,觀眾明白他在策騎,翻身下馬,做一個拴好馬的動作,推手開門,觀眾就知道他投宿一家客棧。空白與沉默一樣,都是藝術,空靈方寸,心境宇宙,舊時的中國人,最會欣賞含蓄。話不要講明白,畫不要都補白,那一點點餘地,盡見菩提文章。
MrBean的《戇豆先生》,一水之隔,變成默劇的英國化。一樣沒有對白,但有對生活瑣事中的困局和尷尬的微妙觀察。《戇豆先生》多了一分英國人的自嘲,比起馬塞馬素,氣派和深度像欠缺了一點,但英國人懂得在小節中演戲,不怕法國人笑他們無聊,反而覺得塗上面彩演默劇,太過煞有介事,雖然是藝術,但似乎不必如此嚴肅。只要一張臉孔不要太像戇豆先生,默劇演員最令女人傾心,他的才華,他的孤獨,他的面譜掩蓋的內心世界,默劇演員舉手投足,都懂得怎樣討好,都訴諸女人的感性和好奇,如果問一個女人的真心話,她寧願下嫁一個默劇演員,多於一個會計師或銀行家。
因此,當你告別了一段戀情,揹上背囊,剪了一頭短髮去巴黎浪遊,來到龐比杜中心的廣場,見到一個一身塗成銀漆的王子──他站在一隻木箱上動也不動,四肢誇張,側着頭仰視着天空,你會凝視他的輪廓:鬈曲的頭髮、高挺的鼻子、瘦削的肌肉,就那麼怔怔的盯着。
一個不留神,他動了一下,換了一個方位,竟然也看着你,他張大嘴巴,換了一個驚訝的表情。他的專業把你逗得很樂,在他面前的帽子裏,你放下一歐羅,揹着背囊離去。只覺得背後他炙炙的眼神,目送着你的背影,天涯浪跡,你跟他一樣孤獨,從未如此感懷過,他用他的沉默,為你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