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想子女成為數學奇才,首要興趣和錢。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對數學興趣每提升10%或家庭全年收入每增約11,000元,數學測驗分數會增加1%;教育資源每增10%,學生整體對數學興趣就會增7%。有學者促請政府投放多些教育資源,並鼓勵家長從日常生活提升子女對數學的興趣。
港生數學能力全球第二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分析「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ECD-PISA)00及02年的研究數據,包括來自41個國家共107,975名15歲學生的數學測驗得分及問卷調查結果,荷蘭、香港及韓國學生成績依次位居首三甲。結果又顯示,學生的就業動機完全不影響數學成績。
該系副教授趙明明指,香港及荷蘭學生對數學興趣分別居第二及第三十名,但由於荷蘭國家人均生產總值(GDP)較高,故成績稍勝香港,「影響學生成績最重要因素係GDP,錢多咗,投放教育資源自然高。」
趙明明鼓勵家長從日常與孩子談論數學,如購物時讓孩子計算開支,「屋企啲傢俬點擺,都係數學問題。千祈唔好話佢蠢,又唔好期望太低,如果連你都話啲題目好難,小朋友就更加冇動機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