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看似復蘇,但不少人仍生活在貧困之中,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每日平均向350人派贈白米罐頭,較半年前多一成半,不少受助者雖已有工作,但薪金極低,只好到慈善機構領取糧食等餬口。昨日眾膳坊特別舉辦中秋晚宴,讓受助者聚首一堂,菜餚額外豐富,包括雞翼、燒肉等,但其實都是來自外間捐贈,包括滙豐銀行職員餐廳自助餐剩下的餸菜。 記者:雷子樂
聖雅各福群會轄下的眾膳坊,為窮苦大眾提供膳食援助,每人每周可領取三公斤米、七包麵、七罐細罐頭等,嬰兒則可獲贈奶粉;發言人表示,半年前每日平均受助人數共300人,雖然有指經濟已轉好,但現時人數卻增至350人,其中45%為低收入人士,也較半年前的35%為多:「簡直好似時光倒流咁,大家返到去輪米派米嘅年代。」
派飯飛鼓勵出外求職
他續稱,工人薪金持續偏低,但物價卻越來越高,如半年前白米每包約22.5元,但現已增加至28元,市民於高通脹下生活艱苦。
他說,為鼓勵受助者出外求職,故已停止直接供應午膳,改為派「飯飛」,「飯飛」是不少快餐店的代用券,受助者憑票可以極優惠價格購買午餐,這樣可以方便受助者,於出外求職時,或工作時用膳,免卻專程返回眾膳坊用膳的麻煩。他說受助者最多可以連續八星期領取援助。
自助餐剩餸菜作捐贈
中秋節人月兩團圓,眾膳坊昨特別舉辦中秋晚宴,讓受助者聚首一堂,菜餚額外豐富,包括雞翼、燒肉等,但其實都是來自捐贈,是滙豐銀行職員餐廳自助餐剩下的餸菜。
50餘歲的謝先生,本為地盤散工,但因工傷失業,卻要獨力照顧妻子及撫育四個小孩,生活極艱苦,需要眾膳坊的援助;他又說妻兒一家六口能齊齊整整度過中秋,雖然菜餚未算太豐富,但仍於願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