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食四柿餅急性腸塞<br>肚脹似懷八個月身孕 需剖腹取殘渣

婦食四柿餅急性腸塞
肚脹似懷八個月身孕 需剖腹取殘渣

【本報訊】中秋佳節吃月餅之餘,市民也會選擇其他應節水果「消滯」,不過多吃無益,更可能會換來「開肚」之苦,本港曾有一名女士因吃了數個柿餅後,因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阻塞小腸,引致肚脹及嘔吐,最後需要剖腹續命。外科專科醫生李綺雯提醒市民勿吃過量或空肚吃高纖維食物,缺乏牙齒的長者更應將食物攪碎後進食,中秋節食林柿宜先去皮。 記者:梁瑞琼

該名年約40歲的女士在中秋節時一次過連皮吃下三至四個柿餅,一個星期後出現嘔吐及肚脹病徵而求診,當時她的肚脹情況就像一個懷孕近八個月的婦人,入院後被確診為急性腸塞,要立即進行剖腹手術,在小腸取出一塊約六厘米長的不規則食物殘渣。

吃林柿前宜去皮

李綺雯解釋,柿皮、蘑菇甚至提子皮等不易被消化的植物纖維進入胃部後會與胃酸混合,形成沉澱物,繼而演變成腸胃結石,她指,體積細小的結石會自行排出體外,但較大的結石會阻塞胃部幽門,引致胃痛、甚至胃潰瘍,部份結石會跌落直徑只有兩至三厘米的小腸,造成阻塞,患者會出現肚脹、容易飽等症狀,若不及時求醫,更可引致急性腎衰竭、腸壞死,嚴重者可造成腹膜炎。
腸塞及腸胃結石並不罕見,李綺雯指出,公立醫院每年約有數個腸胃結石的個案,長者、糖尿病人及曾進行胃部切割手術的人都是高危一族,她解釋,老人多缺乏牙齒,咀嚼能力較低,多數會直接將食物吞下,她說:「試過有個婆婆因為腸塞入院,開刀後喺佢小腸度搵到一嚿約六厘米長嘅完整薑塊,估計係因為冇牙𡁻而直接吞落肚而塞住條腸。」糖尿病患者則會因胃蠕動較慢,消化能力低,食物殘渣較容易留在腸內。
李綺雯指出,雖然腸胃結石可透過內窺鏡或剖腹割除,但因為滿足食慾而要「挨一刀」就不值得,故建議市民不要進食過量植物纖維、避免空肚進食含豐富纖維的食物,因此時胃酸特別多,可增加纖維與胃酸混合後形成沉澱物的機率,牙齒不多的長者等高危人士可以攪拌器攪碎食物後進食。林柿及柿餅都是中秋應節食品,不宜進食過多,並建議把林柿去皮才進食。

腸胃結石高危一族

‧曾進行胃部切除手術
‧糖尿病患者
‧患有神經線科病
‧缺乏牙齒、咀嚼能力低人士(尤其長者)

容易引致腸胃結石食物

‧柿皮
‧蘑菇
‧西芹
‧提子皮
‧西柚皮

資料來源:外科專科醫生李綺雯

特稿:可樂含碳酸能溶解結石

體積較細的結石可以酵素溶解,然後排出體外,原來可樂汽水也有此功效。外科專科醫生李綺雯解釋,可樂等有汽飲品中所含的碳酸能夠溶解結石,與醫學上常用的纖維酵素及木瓜蛋白酵素的作用差不多,一般酵素約需兩至三星期可除去結石,若以可樂代替,患者或需連續數星期,每日飲用一至兩公升可樂。

沒有預防功效

她強調,雖然理論上可樂有溶解結石功效,但醫學上不會用可樂作治療,多飲也不能預防結石,加上可樂屬高糖份飲品,大量飲用反而有可能引致其他如糖尿病等疾病。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