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政府入市因購併潮? - 譚紹興

投資學堂:政府入市因購併潮? - 譚紹興

俗語有云:「同人唔同命!」,甚至連股票交易所也有類似情況,正如近期港交所(388)不斷飆升屢創新高,上周更進一步升破200元大關。根據Reuters的資料,截至上周四全球最大市值的交易所為ChicagoMercentileExchange(市值303億美元),而第二位則為港交所。但在上周五港交所進一步飆升,相信它快將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港交所持續上升,但另一邊廂紐約交易所則極為不同,NYSE及自年初升至112美元高位後,便持續偏軟,股價一直跌、跌、跌!上月更一度跌至64.26美元之52周低位,而筆者原本打算待NYSE的股價再「插、插」後,便可慢慢趁低吸納。豈料上周美國的另一交易所Nasdaq與DubaiInternationalFinancialExchange的控股公司BorseDubai將會達成一個頗複雜的交易後,據報道它們將會組成一個連繫美國、歐洲、中東及亞洲的交易所集團,因而令全球多個交易所的股價回升,間接破壞了筆者買「平貨」的機會!
自Nasdaq與Dubai達成協議的消息公佈後,美國政界也頗為關注,因為該交易所集團將會影響到紐約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外,由於它們的合作,將會對全球其他交易所構成威脅,進一步加劇相互間的競爭。不知港府會否因而進一步增持增交所的股份?同時,上周五港交所的股價進一步突破200元大關,會否又是港府的「傑作」?此外,全球交易所的收購合併潮,會否才是曾司長吸納港交所股份的真正動機?謎!

港交所貴在政府買貨

上周港股一連3日,每日的交投量也逾1100多億元,再加上多隻新股亦在第4季趕「尾班車」上市集資,港交所的收入自然「豬籠入水」,但若無政府可能繼續增持的因素,相信港交所應不容易支持如此高昂的估值!
最後,隨着越來越多公司批股及新股上市集資等因素下,相信最終亦會阻礙港股的升幅,尤其是在10月股災高峯期,港股可能更為波動,故本周略為減磅亦不失為持盈保泰之道!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