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僧侶上街遊行人數與日俱增,而激進的少壯派僧人更將抗爭的層次升級,由最初要求就毆打僧侶一事道歉,昇華到推翻邪惡軍政權,明顯挑戰到軍政府的管治權威,但軍政府至今仍不敢妄動,皆因當局明白到進退兩難的困局:若任由抗議行動持續,自己變成紙老虎;若動武鎮壓,可能激起民憤和騷亂。
「軍政府現在猶豫不決」
緬甸4,700多萬人口中,87%是信奉佛教,全國擁有50萬佛寺,信徒遍及全國,軍政府深明僧侶在國家的影響力,對僧侶向來忌憚三分。本來僧侶最初上街,是抗議物價高漲,令他們沒錢買刀片剃頭,但軍政府卻擔心僧侶出來搞事,見人就打,觸怒僧人,一度挾持20名軍政府官員,要求當局道歉,但軍方拒絕,僧侶由上周一起一連六天都上街,僧侶更串連在全國各地遊行。
軍方明白到局勢已開始失控,但卻不敢輕言動武,因為他們早前試過向天開槍或發射催淚彈,結果是適得其反,令軍方對鎮壓變得猶豫不決。
緬甸研究專家西爾弗斯坦(JosefSilverstein)指出:「軍政府現在猶豫不決,他們正評估有幾多僧侶支持今次遊行,或者背後有沒有人支持。但遊行持續下去,只會鼓勵更多民眾起來反抗,僵局若持續下去,國內國外都會覺得軍政府軟弱無能。」
軍政府明知處理僧侶示威不能再拖下去,但卻不敢貿然武力鎮壓。流亡泰國的緬甸編輯昂藻(AungZaw)一語道破軍政府尷尬處境:「如果軍人攻擊僧侶,將會引發更大規模示威浪潮。根據我國歷史經驗,軍人最終都會用武力解決問題,他們從來不會作出妥協或展開對話。」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