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列作暫定古蹟的司徒拔道景賢里,古物古蹟辦事處正研究其歷史與建築價值,以決定是否需進一步列為法定古蹟。古蹟專家指,景賢里是本港僅存的四間中式大宅之一,絕對具資格列一級歷史建築,但大宅內部若損毀至無法修復,將減低列法定古蹟的機會。
中文大學歷史建築研究組研究發展主任羅嘉裕稱,景賢里屬上世紀民國初期興起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是本港僅存的四間該類中式大宅之一,其餘三間分別是虎豹別墅、龍圃及何東家族的山頂道曉閣園,以景賢里的歷史年份及建築風格,絕對有資格列作一級歷史建築物,即一旦受清拆威脅,很大機會被政府宣佈為法定古蹟。
羅嘉裕曾為古物古蹟辦事處撰寫元朗八鄉植桂書室與深井龍圃的研究報告,兩者均獲古物諮詢委員會進行歷史建築評級。他說若景賢里內部損毀嚴重,去到無法修復地步,可能影響古物諮詢委員會將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決定,「評級考慮興建年份同建築風格,好注重原本性。如果好多嘢係後來補上去,就冇咁大價值,只係海洋公園集古村。」
他說當日景賢里被發現遭清拆時,工人正對大宅外部施工,顯示內部已經「拆得七七八八」,事實證明,古蹟辦日前進入大宅發現很多仿宮廷式裝飾均被鑿走,令景賢里能否列法定古蹟存變數。發展局表示古蹟辦仍在撰寫報告,有結果時會向公眾交代。
政府曾回信前業主
現時政府會將具歷史及建築價值的建築物,進行三級制評級,以一級最高。當建築物受到清拆威脅,政府便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它列暫定或法定古蹟加以保護;若沒有清拆威脅,政府便不行使權力,故部份法定古蹟的歷史價值,隨時及不上一些一級或二級歷史建築。
另外,為前業主邱木城寫信予民政事務局的建築師廖宜康稱,曾收到政府回信,但拒絕透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