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元皮鞋失蹤 質疑貨櫃鎖編號有異<br>DHL被轟交代不清

50萬元皮鞋失蹤 質疑貨櫃鎖編號有異
DHL被轟交代不清

有商人委託貨運公司DHL,將50萬元皮鞋從意大利運回香港,貨船到港後獲通知貨物離奇失蹤。事主質疑DHL的貨運安全與處理失物程序,未能對客戶提供足夠保障,且不滿該公司未有詳細交代失貨因由及賠償金額未足以補償其損失,已決定循法律途徑取回公道。

畢先生為時裝店東主,一直從歐洲入口鞋類回港出售。本年初,他委託DHL於意大利收取32箱皮鞋,以船運回香港。貨櫃抵港後,他接獲DHL通知,開啓貨櫃後發現該批值50萬元的貨物不翼而飛。

只賠償約七千港幣

畢先生指出,DHL一直未有告知貨物為何遺失,在那裏遺失,事發後也沒報警處理,「DHL只係將搵公證行睇住開櫃嘅兩張相畀我,我睇咗兩張相覺得好奇怪。」
他表示,按慣例,貨櫃裝貨後關閉時會加上「一開即毀」的貨櫃鎖(Seal),貨物抵港後,貨運公司應核對貨櫃鎖編號是否與出發時一致及有否損毀,才開啓貨箱;而DHL提供的兩張照片,分別是貨櫃開啓前的「遠鏡」,及甫打開櫃門,其他付運人的貨物「顛三倒四」的混亂景像,未能提供開櫃前的「近鏡」照,證明櫃鎖完整無缺,從無被人開啓。
他又指出,其後DHL提供貨櫃鎖的編號,竟與他自行致電意大利DHL查得的有出入,他要求DHL解釋何以貨櫃鎖編號與出發時不一致,要求該公司出示「證物」供其查核,「DHL竟然話個鎖唔見咗!查咗幾個月,都解釋唔到幾時同點解唔見咗我批貨!淨係話按貨物每公斤兩美金,賠番約七千蚊港幣!」

指未付運保險拒賠

事後畢先生向投購貨物保險的MSIG索償,該公司根據DHL提供資料,指貨櫃鎖抵港時仍完好無缺,相信其貨物從未有上船付運到港,拒絕賠償。「張相好關鍵,影響埋保險索償,不過我好質疑MSIG淨係靠DHL提供嘅資料,就拒絕賠償。」
MSIG表示,DHL只能向該公司證實已從付貨人手上點收貨品,卻未能證明在貨櫃上鎖前已把畢先生的貨品存於貨櫃內。基於貨櫃鎖在扺港時完好無缺,該公司有理由相信,貨櫃上鎖一刻至抵港時,途中未被開啓,相信畢先生的貨物於上鎖前一刻並不存在於貨櫃內,即貨物沒有隨貨櫃上船來港。根據國際貨運條款,保單在運送貨物上船後生效,故該公司未能就畢先生的申索提供賠償。
DHL回覆本報表示,事件已交由律師處理,不宜作任何回應。
畢先生於截稿前表示,個案在本報轉交DHL後,該公司曾與他會面,建議豁免收取其公司戶口內未付的27萬元運輸費,作為和解,但他拒絕。「我批貨成50萬,DHL對失貨事件無清楚詳細解釋,影響埋保險索償,我一定要追究到底,取回公道。」他決定循法律途徑追討賠償及向保險業監理處投訴。
檔案編號:0817001

業內意見:證實疏忽按價索賠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指,保險公司如認為索賠有任何疑點,即不作賠償,情況實屬合理。除非付貨人證實貨運公司有疏忽,便有機會不受「斷斤秤」限制,他指出:「稍具規模嘅貨運公司,都會買疏忽保險,如果證明到失貨涉疏忽成份,或者透過訴訟判定有疏忽成份,就要按財物價值賠償貨主嘅損失!」

畢先生質疑,DHL提供的照片,距離過遠,未能確定貨櫃鎖抵港時未經開啓。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