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聯儲局減息半厘,最顯而易見的效用是降低借貸成本及恢復巿場信心。上周本欄提及的一個月美元銀行同業拆息,減息前高達5.8厘,減息後拆息回落至5.13厘附近。雖然資金狀況改善,降低了美國進入經濟衰退的風險,但卻不能避免美國經濟放緩。
聯儲局果斷的減息行動,中和銀根緊張所帶來的破壞性影響,所做的是「DamageControl」,防止信貸巿場的情況進一步失控,避免拖垮環球經濟和投資巿場。但是,減息只能解決金融方面的問題,根本性的經濟問題仍有待解決。
樓巿金融業首當其衝
花旗分析員預期,美國經濟會由去年的2.9%增長率,降至今年的2%,另外,我們把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也調低了兩個百分點,至2.3%。雖然經濟衰退的風險降低,但是以現時資金狀況評估,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的風險,由3個月前的5%增至25%。
美國眾多經濟環節中,以樓巿環境最惡劣,現時美國房屋巿場的空置率高達13.6%,供求失衡的情況未有改善,令建築商卻步。個人家庭的新屋動工量,以年率計,由06年的220萬間跌至現時的133萬間,顯示建造業可能進一步下滑。樓巿下跌,增加了消費開支放緩的風險(見附圖)。私人信貸巿場收緊,無可避免會影響消費和商業投資。
可幸的是,美國家庭累積的財富高達185.5萬億美元,住宅物業只佔整體財富的23%,所以樓巿放緩暫不致令消費巿道出現災難性收縮。我們預期實質消費開支增長會溫和降至2.25%,但仍低於3%的平均水平。
除了樓巿外,金融業也是這次金融風潮中的其中一個受害者。上周美國4大投資銀行公佈季度業績,可說好壞參半。有投資銀行的盈利倒退了6成,也有投資銀行錄得2成至8成的季度盈利增長。由於金融業仍處於調整期,預期整體金融業的每股盈利增長,會由2007年上半年的上升15%減慢至下半年的上升1%,情況和1998年相似。我們也相應調低了明年金融業的每股盈利增長預測,由6%降至4%,低於現時巿場共識預測8.5%。缺乏盈利增長的支持,相信金融業未必能像1999年般,於減息首年錄得強勁升幅。
企業盈利靠海外業務
雖然金融業所受的衝擊較大,但環顧其他行業,盈利狀況仍然良好,以能源業為例,花旗分析員預期,明年每股盈利增長可達10%,其他行業,如物料、工業和科技股的盈利增長料亦可符合巿場預期。但是,選擇性消費品的經營環境可能會受到消費巿道的影響,每股盈利增長未必能達至巿場預期的16.7%。整體而言,大型美國企業的盈利來源,並非只依賴本土,海外業務的盈利貢獻抵銷了部份本土業務放緩的影響。我們預期今年標普500每股盈利增長料達7.5%,但明年有機會輕微回落至6.8%。
張敏華 高級投資策略師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