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是一場國際嘉年華,如果你是冰島的一個長跑手,或加勒比海聖露西亞的一個曲棍球運動員,只想開開心心,參加比賽,贏到獎牌,笑逐顏開,盡了力,贏不到了,也Haveagoodtime。
只要空氣清新、食物鮮美,痛快比賽完畢,就是一段好時光。
至於東道主的城市,除了辦奧運,還要不斷抽水掛單,本身積壓了三千年的問題,轉移到奧運會,拚命要人家關注這樣,不忘向別國宣傳那樣,就令人煩而且累。
奧運的聖火,繞過什麼地方,如果我是來自冰島或聖露西亞的運動選手,關我什麼事?正如在一家餐廳坐下,叫了一客羊排,羊排端出來,顧客只問煮得熟不熟,配料香不香。羊排附加的那瓶薄荷醬在廚房裏繞過了幾塊砧板、幾座洗碗盆子,捧着醬瓶的那個侍應,把薄荷醬拿出來之前,在廚房裏拜過關公,給呂祖上過香,還是先舉起右腳,跨過一座小小的火盆,這一切,都與食客欣賞這碟食物無關。
但主廚跟侍應吵了起來,這個說你不該信奉關公,那個反駁,說呂祖是一個邪神,在廚房裏一陣口角,繼而乒乒乓乓,杯碟亂飛,驚動了餐廳裏的鋼琴師和食客,這種經營,就是失禮。
還有,明明是體育盛會,東道城市的一個老學者提議:應該趁這個機會,好好向全世界宣傳孔子,把孔子的肖像,到處掛起來。
孔子在東道國的命運,尊崇了兩千年,忽然又打倒了兩次,在孔子的臉上打了叉,忽然又奉若神明,是你的事,跟全世界的運動員,一點關係也沒有。一個冰島的運動員,來中國出席奧運,大概無意同時也上一節中國文化課。
如果羅馬主辦奧運會,也不會把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肖像,掛在田徑運動場,向各國運動員宣揚一下耶教如何偉大的是不是?北京的奧運,如果宣揚孔子,那麼佛教和道家呢?要不要在跳水比賽之前,讓一批和尚道士先行誦經?
何況人家也會疑問:孔子是中國禮樂之父,如果孔子是貴國的文化之神,那麼奧運會的開幕表演製作,為什麼要找一個洋人史匹堡來當導師?
給世界一片清靜,還體育一個奇蹟,中國人窩裏鬥的仇怨悲情,就像三年沒洗的一堆胸圍內褲,都發黃了,收藏在牀下底吧,何必都晾出來喧嘩獻世?記住:一個來自聖露西亞的曲棍球手,他只想玩好這場比賽,然後到三里屯去泡女大學生。開一場運動會,求的是情趣,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