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 男 - 邁克

型 男 - 邁克

咦,唯青春是瞻的潮流,不是最棹忌那個殺千刀的「老」字嗎,怎麼GQ雜誌如此大方,不遺餘力暴露自己的龍鍾?慶祝成立五十周年選五十型男,上榜的大半是老餅,其中十七位還已經向上帝報到──天堂和地獄固然可以馬照跑舞照跳,總缺少一點可親的人氣,搞得再熱鬧也不關我們事。
該份印刷品全名《紳士季刊》,半世紀以來擁護的正是一種中產品味,高貴的時候如空谷自賞的落難公子,偶爾失手就似充生晒的暴發戶。天生波希米亞的我,小時候翻閱常常心焦如焚,差一點因此而患便秘:長大了要天天穿三件頭西裝打呔,足履窄身光亮皮鞋,慢下手襟袋還要露出適當比例的絲巾,不如趁早撼頭埋牆死咗好過。步入人生成熟階段,漸漸懂得欣賞精妙的手工和巧麗的裁剪,也逼着學會尊重傳統──不管願不願意,一過三十就被視作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人老心不老只有自己知道,逛公司禮貌的售貨員打躬作揖稱你「先生」是畀面,喉底卡着沒有吐出來的是「老坑」,身子弱的在地鐵突然感到不適,翌日見報不會不是「中年漢」。可是良心迄今未泯,手痕買兩件保羅史密夫或者Burberry裝飾衣櫃是有的,卻只抱mixandmatch的興趣,夾雜Gap和Uniqlo製造對錯親家的喜劇感,從來沒有全副武裝扮鐵甲人的妄想。
這就是為什麼,看到GQ那五十個型爆的名字,完全不感到自慚形穢。生得像馬斯杜安尼一般風流倜儻,當然劏雞還神感謝上蒼,但要穿到那麼侷促才算有型,天邊掛着藍月亮的夜晚偶一為之還可以遷就,落街幫襯麥奀食碗雲吞麵,我心甘情願收起虛榮,舒舒服服做我的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