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住院保是否值得買?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住院保是否值得買? - 李兆波

不少朋友最近接到電話,推廣某醫療保險產品。朋友要求提供文件資料,對方只願意在電話告之,除非買了,否則沒有文件參考。第二次則說可在網上找到資料。
對方說,每月付400多元,購買醫療保險,為期10年,其間若入院,每天有500元現金津貼,最長750日,入住內地醫院則減半,另本金10年後全數歸還。購買者可獲贈價值千元的手提電話。到底是否值得購買呢?
首先,一個10年的計劃,要人在電話中決定,沒有白紙黑字,有點奇怪。每年付約5000元,10年共5萬。如果10年內沒有入院,客戶便得不到賠償,只收回本金,賠了利息。

未夠入私家醫院

如果10年內入院兩次,每次5天,10年內可得5000元「收入」,卻付出5萬,收回5.5萬。用電腦IRR計,10年回報共2.66%。入院三次,回報3.68%。至於保障,每天500元,去公立醫院尚可,私家醫院則不足夠。
後來,我在網頁中找到更多資料,如果入住深切治療病房,與受保配偶因同一意外住院,或在香港特區、澳門特區或內地以外的地方住院,及住院接受主要器官移植手術,包括骨髓移植,每日可獲1000元,外科手術費用津貼,則是5000元。投保人最少要5年後,才可取回已繳保費的30%,到第8年有60%,及第10年有100%。因意外或疾病身故,可獲退回100%「已繳」保費。
相信與受保配偶因同一意外住院的可能性甚低,就算是,每日1000元,也不會對回報有很大影響。入院三次,10年回報是7.13%。
其實,此產品是吸納存款的渠道,因此,如果要保障,你可以比較它提供的醫療及身故保障是否足夠。收回的金錢,則是投資回報,你也可以比較其他產品的回報。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