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後知後覺,令擁有76年歷史的景賢里慘被「煎皮拆骨」。在昨日的城市論壇上,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黃澤恩建議政府注資成立保育基金,與擁有私人古蹟的業主商討賠償,再由基金會營運古蹟以開拓保育的財政來源。
他並指佔地約四萬平方呎景賢里地段,只有約兩萬平方呎起樓,但中式住宅已佔去約1.9萬平方呎,直指新業主不申請拆樓只做拆窗工程的做法「奇怪」,但拒絕猜測其背後動機。
轟政府「忽然古蹟」
黃澤恩指出,若新業主希望發展該地段,最正常的做法,是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該土地現時0.5倍的地積比率,「申請時或者要講明有乜附帶條件,例如要應承唔拆景賢里大宅,只係喺花園起新樓」。
長春社主席何小芳希望今年年底出台的保育政策,會對保護歷史建築物和對業主的賠償方案有具體建議,避免景賢里慘劇再發生。
出席論壇的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何民傑則認為,應利用市場力量解決保育問題,如市民認為景賢里有歷史價值,應籌集民間基金購買該古蹟。
何民傑又批評政府今次「忽然古蹟」的做法,對保護私有產權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