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鳳梨酥是許多香港旅客必買的手信,但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前日公佈中秋糕餅檢測結果顯示,被抽查的鳳梨酥、綠豆餅和月餅中,以鳳梨酥的脂肪、飽和脂肪酸含量比率最高,油脂含量最高的達35%。以一個35公克鳳梨酥為例,含油脂11公克,可炒一碟菜。
另外,被抽查的港式月餅中,以奇華月餅油脂含量最高,每個重178公克的脂肪含量多達45公克,逼近台灣衞生署每人每日油脂攝取量55公克的上限。吃超過一個月餅,每日油脂攝取量就可能超標。
月餅脂肪量以奇華最勁
消基會共抽檢三種糕餅共23個樣品,其中鳳梨酥樣品的脂肪含量由15%到35%不等,平均達24%,脂肪含量超過平均值的分別有李鵠糕餅、一之軒食品、李製餅家和聖瑪莉等四家產品。被抽查糕餅中脂肪含量第二高的是綠豆餅,介乎12%到26%,平均達20%。脂肪含量第三高為月餅,介乎13%至25%,平均值略低於20%;其中奇華月餅的脂肪含量最高,達25%。這次抽檢結果又顯示,鳳梨酥所含的飽和脂肪酸亦最高,平均含量達10%;綠豆餅則在5%至7%;月餅則約於2%至4%。另抽查結果顯示,三款糕餅點心都未驗出有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對於檢查發現產品脂肪含量偏高,生產鳳梨酥的台灣聖瑪莉公司表示,多奶油會令鳳梨酥口感好,但未來會研究健康與口感兼重的商品。而奇華營業部經理郭永盛則稱,擔心若太少油脂,會被消費者嫌月餅不夠地道。
過節吃糕餅宜少喝冰飲
台灣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稱,中秋糕餅脂肪過高,易令消費者攝取偏高的熱量,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提醒有慢性或心血管病者應少吃。而台灣觀光學院餐飲管理系助理教授紀永昌則表示,吃鳳梨酥或月餅應少喝冰飲,以免油脂在胃中難消化。
台灣《蘋果日報》
中秋吃月餅注意事項
1.淺嚐為佳,每日吃月餅不宜多過1/8個
2.吃月餅時應少喝凍飲,宜喝熱茶解膩
資料來源:台灣消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