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靜默抗爭感動民眾

僧侶靜默抗爭感動民眾

1989年捷克天鵝絨革命、2003年格魯吉亞玫瑰革命、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爾吉斯的鬱金香革命,民主之風,從東歐吹到高加索再吹到中亞地區,今次緬甸僧侶遊行,會否觸發非暴力革命,深受各界關注。

心理壓力令士兵不鎮壓

緬甸是個佛教國家,民眾對僧侶十分尊敬,不少人一生人最大心願是捐錢修建佛塔。僧侶擁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一旦參與政治活動,就會成為一股不可侮的政治力量,19世紀反英獨立運動及1988年民主運動是最佳例子。
僧侶今次吸取1988年民運失敗的教訓,採用和平手段,而且是代深受通脹困擾的民眾出頭,不惜連日冒雨在水深及膝的街道遊行,這種慈悲之心,感動不少民眾,沿途為僧人提供飲食,更築起人鏈保護,甚至加入遊行隊伍。
僧侶並不是用佛法感染士兵放下屠刀,而是透過不接受與軍政府官員有關人等的佈施,令他們永陷輪迴之苦的壓力,迫使士兵不敢鎮壓,甚至放行他們到昂山素姬的寓所前誦經。
僧侶的靜默遊行,已成了一股凝聚民眾力量,讓軍政府不敢妄動,但若威脅到軍政府的存亡,軍政府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問題是士兵會為身後永陷輪迴之苦而抗命,就不得而知。
本報記者

僧人前天在水深及膝的街道上,無怨無悔遊行,為民眾爭取自由和人權。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