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刻,您認為最好吃的是哪一道菜?」當地記者問。
「招牌翠玉雞。」我回答:「用大量的土雞肉塊去熬新鮮的檳榔、甘蔗、紅棗和枸杞。燉六個小時才完成,檳榔味很重。」
「怎麼一個好吃法,請形容一下。」記者追問。
我把湯捧到他們面前:「你們試一試,美味很難用文字形容。我最討厭那些女主持說什麼有口感、有咬頭、很得意之類,講來講去都是那幾個字眼,聽的人一點感覺也沒有,真多餘,亁脆分好吃不好吃好了。」
大家喝了一口湯,都說:「好吃,好吃。」
餐廳到酒店又是只有十幾分鐘,一路上,看到都市冷冷清清,行人很少。
「高雄到底有多少人口?」問導遊。
「一百二十萬。」他回答。整個台灣加起來也不過是兩千三百萬。但是政客們已為了高雄這塊地爭得你死我活。
我們下榻的叫「漢來大飯店」,台灣人把飯館叫為飯店,不賣飯,餐廳則叫為酒家,賣的是菜和肉。
開在市中心,購物很方便,樓下就有一家「漢神百貨」,貨物應有盡有。放下行李後分兩批,購物的購物,吃東西的吃東西。
我和大伙到離開十五分鐘的「婆婆冰」。檔主忙起來把頭髮打了一個髻,其實並不老,不是婆婆。所賣的各種果汁、糖水和刨冰數之不盡,我讓團友盡量叫,能吃多少是多少。「婆婆冰」的對面有家「黑橋牌」,團友們又把店裏的台灣香腸大包小包掃至一空。
回來後有點時間,眾人衝進百貨公司的地下食品部,又在熟食檔大嚼一番。
有些人買白米回香港,台灣蓬萊米一向肥胖好吃,本來應有自信才對,但在包裝上寫着什麼新潟越光的字眼,偷學日本米,我看了倒胃,沒有買。
【高雄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