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不是一切 - 林夕

獲利不是一切 - 林夕

常言道:敬業樂業
不知道有多少記者還抱着新聞學的精神去做好這份工,報道真相,發掘真相,監察政府,是為了使命感還是純粹為了每月有薪水開飯。
即使居然純為了賺錢而選擇做一個記者,也並無不妥,那畢竟是實業。但,昨天在一個公開場合,我們的股神卻再度發功,提供貼士之餘,教人借港元買澳元,賺息差,並臉帶得色說如果你們在六個月前這樣做,你們今天就不用做記者啦。我不知道在場記者的感受,我自己覺得那是對記者這職業或任何在幹着實務的人一種侮辱。
我們的特首眼中只有金融中心這唯一的支柱,近兩年的股票市場,要賺錢真是談何容易,可是港人如果因一兩個價位已賺多過一個月的薪金,從此即輕視自己的本業,香港將變成如何境地?
如今幾乎全民皆股,但別忘了香港除金融以外也需要實業,散戶炒賣斷沒有長勝的,社會的經濟結構也一樣。
四叔,發財立品,對於久不久提供優質號碼,我們感激你的慷慨,但再對上一次說本港地產每日成交額不足一億,倒不如投資股票好了。這樣的貼士,會誘惑港人成為大小成功或失敗的畢菲特,而我們現在欠缺的是做實業的比爾蓋茨。
在通脹快要從內地輸入之際,理財是必然的,但不可能為金融發達而付出經濟空洞化的代價。錢是有用的,工作卻該有無可取代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