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賢里失救 踩同事「唔夠敏銳」<br>林鄭月娥被轟意圖卸責

景賢里失救 踩同事「唔夠敏銳」
林鄭月娥被轟意圖卸責

【本報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前日評論民政事務局處理景賢里前業主邱木城來信的手法,說「同事觸覺唔夠敏銳」,惹起軒然大波,被炮轟意圖卸責。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林太當時擔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對失誤難以脫身,又批評最先收到信件的特首曾蔭權未有兌現重視保育的承諾。

對於景賢里前業主邱木城今年4月去信特首辦,要求跟官員會面,信件輾轉落到民政事務局便石沉大海,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前日公開指,處理事件的部門同僚觸覺欠敏銳,未有察覺公眾對古舊建築物的關心。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政府一向以團隊示人,林太公開批評同僚的說法十分罕有。他質疑林鄭月娥在政府收到信件時,正擔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不可能說沒有責任。
今年7月1日政府架構重組前,文物保育政策一直由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與副秘書長梁悅賢負責,但郭家麒指,公眾不會分辨一個政策局的內部分工,「林鄭當時作為何志平主要助手,點可能甩身?」
他又批評,最先收到邱木城來信的特首辦責無旁貸,「今年初清拆天星碼頭,曾蔭權成日出嚟話自己重視保育,點知轉頭收到封咁重要嘅信,就只係做派信佬,求其派出去就算。」不少政界人士也認為林太今次明顯失言。
發展局發言人否認林太前日的言論推卸責任,指她只是想表達政府在處理事件中有過失,重申林太擔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時,從沒看過邱木城的來信。

前業主來信去向不明

被林太暗批的何志平向傳媒反駁,指早於05年已透過中間人聯絡前業主邱木城,但對方一直沒表態,不回應及不讓古物古蹟辦事處人員進入大宅,令古諮委無法為景賢里評級。
前業主邱木城表示,今年4月去信特首辦,是希望保留景賢里古舊建築格局的同時,也不會對自己造成經濟損失。他又透露,去年6月曾向政府申請在大宅旁邊加建住宅,但最終未有成事。
究竟邱木城的來信現於何處,發展局未有回應。發展局今年7月成立之前,本港的文物保護政策一直是民政事務局的政策範疇,而實際執行保護及監察工作的部門,是古物古蹟辦事處;政策由該局副秘書長梁悅賢負責,古蹟辦歸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吳志華管轄。

特稿
新業主拖延談判儲籌碼

景賢里易手逾兩個月,新業主至今仍未肯露面,只透過代表揚言考慮司法覆核政府把建築物列暫定古蹟的決定。有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認為,新業主遲遲不願跟政府談判,是想增加政府壓力,從而換取自己最大利益。
有古諮委成員指,政府以往曾讓發展商將古蹟的地積比率用在其他土地上,令古蹟得以保留,估計這是景賢里新業主如意算盤之一,「亦可能想換番真金白銀,叫高啲價錢。」他估計事件拖得越久,政府壓力越大,「業主籌碼就越多。」

「未知想要錢定要地」

但政府消息人士指,政府不可能每次也動用公帑收購私人古蹟,04年斥資5,300萬元收購半山甘棠第是罕有例子,「甘棠第只係幾千萬,景賢里講緊幾億,一定有唔少反對聲音。」政府亦未向新業主開出任何條件,「我哋見都未見過,業主想要錢、要地都未知。」
他表示,古蹟辦正撰寫景賢里評級報告,料數月內有結果,評級不會受政府跟新業主談判的結果影響,「傾還傾,需唔需要進一步列法定古蹟係另一回事。」他說景賢里最終能否列法定古蹟,要視乎宅內的破壞是否不能修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