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教院許諾爭正名

張炳良教院許諾爭正名

【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唯一新校長候選人、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張炳良昨日到教院接受師生「評審」,獲得一片掌聲。他承諾將正名大學列作首要工作,並強調「香港需要一所教育大學」;日後會保留當行會成員,但堅稱不會當上政府的政治花瓶。該校學生會未表態是否支持他,稱要待收集同學意見後才決定。
教院昨晨於校內舉行新校長候選人的學生和教職員諮詢會,合共約400人出席,以教職員居多。現任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會前表示,感到戰戰兢兢;「面試」為時約兩小時,末段出席者報以掌聲。
年初爆發的教院風波,源自教院應否正名為大學,並成為昨日重要議題。該校學生會會長梁芷恩表示,張炳良會上作出五項承諾。

最少保留兩項公職

張炳良會後形容師生問題尖銳,在正名一事上,他說教院已向政府遞交正式申請,刻下教院要爭取各界支持,「正名對下一階段發展好重要,香港需要一所教育大學。」有出席者質疑張連院長都未做過,行政經驗不足以應付當校長。他反駁說,他任不少公職,不只有高等院校經驗,「作為一個學者,反而同校內學者有相近嘅領域。」他表明,若真當上校長,至少會保留行會成員和消費者委員會主席兩項公職。他不認同他會成為學校與政府間的「中間人」或「政治花瓶」,「我有我對教院發展嘅睇法,我希望同教院師生(將教院)發展得更好……我唔覺得做行政會議成員同教院校長有衝突。」
教院校董會下周四表決是否通過張炳良的任命,署理校長李榮安讚賞他表現一流,表明會投贊成票。被扯入教院風波的研究與發展中心總監鄭燕祥和策略及學務規劃處處長黎國燦,會後都誇讚張表現非常好。有學生則希望他表明,是否有能力向政府取回被削的學額和資源。
本身有投票權的學生會代表,不滿校方選擇昨日舉行諮詢會,因為學生昨日毋須上學,結果只有70名學生出席,而發問時間也不足。所以暫不表態是否支持張炳良,稍後會在網上收集同學意見,下周二公佈學生會立場。

張炳良對教院五項承諾

‧爭取教院正名為大學
‧遵行發展藍圖,每年檢討一次
‧穩定資助及資源,加強對外籌款
‧重新推廣教院形象
‧檢討教院架構,發揮協同力

資料來源:教院學生會會長梁芷恩引述張的發言

同學意見

《公職太多》
羅同學(一年級生):「擔心佢公職太多,身份有時會唔會出現『尷尬』,或者做咗政府同學校中間人、政治花瓶。」

《爭番學額》
黎珮怡(二年級生):「教院爭取正名時俾教統局削咗好多學額同資源,唔知佢有冇信心fight番(意指爭取)返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