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寶蓮寺為弘揚佛法吸引更多旅客到大嶼山旅遊,早前向政府繳交1,200萬元地價,在大雄寶殿後興建一座樓高五層的萬佛寶殿。不過,興建萬佛寶殿背後卻要犧牲一座約80年歷史的古廟,以及藏經閣等建築物。據了解,古物古蹟辦事處不知寶蓮寺要清拆古廟及藏經閣等建築物,古諮會亦沒就此作討論。
萬佛寶殿造價2億
造價高達2億元的萬佛寶殿今年7月動工興建,估計09年完工。鑑於寶蓮寺面積有限,故決定清拆大雄寶殿後面的一座古廟、藏經閣及供大和尚起居的「如是室」,以騰出空間興建萬佛寶殿。身兼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的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林雲峰指出,興建萬佛寶殿及清拆景賢里事件,反映清拆涉及歷史建築物或古蹟的通報機制有問題。他指,擁有歷史建築物的業主,通常不知清拆有關建築物期間是否需要向政府申報,又或「拆咗先算」。
樓高五層、總面積約六萬平方呎的萬佛寶殿是一座集弘法、宗教修持、歷史文化和旅遊於一身的「文化教育基地」,寶殿內會設立藏品館,擺放二千多件佛教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