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色 - 邁克

粉紅色 - 邁克

電影《粉紅色的一生》只唱了半首《粉紅色的一生》,而且是英語版,準備大展拳腳的字幕翻譯員當然失望。但是琵雅芙的首本名曲委實多,既然請來《我的大爺》支撐場面,《噗通》點名之後不唱也就算了;《鐘聲裏的浪女》天衣無縫鑲進了劇情,由得《我個人的旋轉木馬》冷落一宵吧;有《不,我什麼也沒有後悔》充任主題曲,只好犧牲《愛的讚歌》。真要首首唱,唯有拍電視劇集──倒是個好主意,每集圍繞一首歌,可以拍幾百集。
感到遺憾都因為陳百強。你或者會說,他翻唱的《粉紅色的一生》和琵雅芙沒有直接血緣關係,那種急促而愉快的discobeat,其實來自GraceJones的版本。啊完全對,正是這一站中途轉機,教我特別的懷念。初出茅廬的鍾絲,那年憑《我需要一個男人》殺入同志舞池,我正巧過着夜夜笙歌的頹唐生活,尚不知道拐彎潛伏一隻叫「愛滋」的猛獸,歡天喜地隨着她的呼喚手舞足蹈。的士高音樂的好處,是每首節奏都一樣,青春的肺不需要換氣,一錘鑼鼓跳到天明。需要的男人唱來唱去不見人下來,旋律不動聲色變成《粉紅色的一生》,換湯不換藥,唱的仍然是一種憧憬。醉生夢死的人永遠的藉口,希望因碎玻璃球的照射閃了一閃,太陽出來後統統無跡可尋。
沒想到隔幾年來到香港,耳朵吹進唱成廣東話的同一首歌,有如在化裝舞會遇到舊相好,不知道應不應該揭下他的面具──《今宵多珍重》雖然也是舊曲新唱,倒有一種素面相見的隨和,我向來比較喜歡。至於鍾絲,許久沒有消息,最近一次聽到她的的篤篤的粉紅色,在羅拔阿特曼《雲裳風暴》的片尾字幕。